加大非法捕捞打击力度 重庆聚焦六项重点工作持续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果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冯珊)7月7日,全市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江津区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重庆市将聚焦持续做好退捕渔民安稳致富等六项重点任务,持续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果。
重庆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重庆高度重视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走深走实。2021年开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实现禁捕,四年多来,重庆取得四个方面的阶段性成效,具体为退捕渔民稳定向好、禁捕秩序总体平稳、执法监管能力不断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
在退捕渔民就业和生活保障方面,重庆各区县紧盯退捕渔民生计,做到跟踪监测、就业帮扶、社保兜底“三个全覆盖”,有就业意愿的6525人全部稳定就业,符合参保条件的10315人全部参保,困难退捕渔民303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水平全面加强。
禁捕秩序方面,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高效协同,深入实施“亮剑”“平安长江”等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四清”,即清“三无”船舶、清残留网具、清违规垂钓、清涉渔市场整治,非法捕捞风险隐患动态消除。
执法监管能力上,各区县各部门禁捕执法监管能力较禁捕前明显提升,执法人员较禁捕前增加93%,执法船艇、执法车辆较禁捕前分别增加158%、31%,布局建设共享AI视频监控1000余个,实现“三江”干流全覆盖。
水生生物多样性方面,重庆制定实施珍贵濒危物种保护行动计划,系统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栖息地调查和完整性指数评价,梯次发布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名录,不断夯实长江渔业资源基础。长江干流(重庆段)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从“无鱼”提升2个等级,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明显增加。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江十年禁渔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过去四年多来,虽然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但仍出现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打击整治力度有待提升、禁捕监管能力依然不足、水生生物保护受到条件限制等问题和不足。
做好退捕渔民安稳致富 重庆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为健全长江十年禁渔长效机制,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持续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阶段性成效,记者从本次会议上获悉,接下来,我市将聚焦持续加强社会宣传、持续做好退捕渔民安稳致富、持续加大非法捕捞打击力度、持续强化禁捕执法监管效能、持续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和水生态修复、持续推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六项重点任务,久久为功、精准发力,坚决打赢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
持续做好退捕渔民安稳致富,将聚焦加强动态精准监测、跟踪做好就业帮扶、兜牢生计保障底线。如在跟踪做好就业帮扶方面,要针对性抓好“1131”服务(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对有发展水产养殖、特色畜禽养殖等农业产业意愿的退捕渔民,要针对性开展技术培训,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
持续加大非法捕捞打击力度,常态化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消除非法捕捞隐患,规范涉渔市场秩序,清理整治禁用渔具,强化休闲垂钓管理。在规范涉渔市场秩序上,要加强线上监测监管和线下门店执法,对违规网络广告、网销禁用渔具和非法渔获物再清理,对贩鱼人群、运鱼车辆、涉渔餐饮、水产市场、渔具门店5类重点对象开展再摸排等。
持续强化禁捕执法监管效能方面,将聚焦强化队伍建设、加强装备建设、加快数字化建设、推进队伍管理规范化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在持续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和水生态修复方面,加强渔业资源监测,规范增殖放流活动,强化涉水工程监管,充分发挥科研院校“智库”作用,通过系列举措不断丰富水生生物保护的手段,力争在水生生物保护方面实现新突破。
持续推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加强养殖尾水治理,推动设施渔业发展,形成渔业融合发展效应。要积极改造传统养殖池塘和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推动休闲垂钓产业发展。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