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场景领跑者①丨“小应用”带来“大变化”!重庆“智慧公务出行”实现公务出行一键通
开栏语:
数字潮涌,智领未来!7月3日,数字重庆建设应用场景大赛2025年第二季度大赛评选结果揭晓,30家单位入选“应用场景领跑者”名单。
即日起,第1眼TV-华龙网推出《应用场景领跑者》系列报道,带你走进这些创新实践,看各市级部门、各区县、各镇街,如何深化实化数字重庆基本能力建设的各个应用场景,见证数字重庆建设如何从“蓝图”走向“实景”。
过去,公务出行申请公务用车靠打电话、填纸质申请单,买高铁票要到第三方平台,租车还得再找企业,不仅流程繁琐,监管更是难题。
如今,“公车在线”应用的“智慧公务出行”场景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只需指尖一点,公务用车、租赁车辆、高铁飞机“三位一体”无缝衔接,从申请到调度全程“云上跑”,违规用车还能被“电子围栏”识别并告警。
近日,数字重庆建设应用场景大赛2025年第二季度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公布评选结果,“智慧公务出行”场景入选市级部门“应用场景领跑者”榜单,一起来看看“小应用”如何带来“大变化”。
01 指尖一键申请
用车申请和管理更便捷高效
“以前,没有‘智慧公务出行’场景,我们申请用车,都是使用纸质用车单来申请、审批,然后再根据车辆排班情况安排,最后将安排的结果反馈给用车部门,并把师傅和用车人对接好。遇到紧急公务出行、审批人出差等特殊情况,又要打电话请示,回来补审批单,确实很麻烦。”说起公务用车管理的那些“往事”,市城市管理局公务用车管理员田勇直摇头,车辆管理很不方便,沟通流程上也很繁琐。
自从有了“智慧公务出行”场景,公务用车使用和管理更加便捷高效。田勇介绍,如今,用车人只需在手机上提交申请,待相关负责人审批后,车辆管理员就能立即安排车辆,驾驶员、车辆、目的地、时间等信息都在应用上一目了然,就连单位租车也可以在应用上申请。
“这个应用还能对车辆使用情况进行监管,我们单位有10多台公务用车,从应用上可以看到车辆的安排情况、具体位置,方便管理员就近调度空置车辆。”田勇说,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急刹车等细节,都能被应用捕获。车辆停靠在景区等地,也能触发实时告警。“这个应用场景让车辆管理很方便,工作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了,现在大家每天使用的频率非常高。”田勇对此连连点赞。
02 打通数据壁垒
一站式智能规划多种出行方式
“智慧公务出行”场景集成用车申请、审批调度、路线规划、差旅购票等功能,还打通公务用车、租赁车辆和公共交通数据壁垒。
如何让公务出行更智慧?用户只需提交申请,系统即可智能调度车辆或推荐最优出行方案。比如,市城市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要前往巫山县开展工作,首先在平台上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算法即可一站式智能规划最优路线,若选择全程使用公务用车,需要5个多小时,若选择“公务用车+高铁”出行,只需要约2.5小时。
当工作人员选择“公务用车+高铁”路线,还能分段申请公务用车保障和在线购票。点击进入用车申请,即可分段选择交通方式,申请完毕后,跳转至第三方应用完成购票,这里可以选择国内机票、火车票,甚至可以预订酒店。
此外,场景横向联动300余家第三方企业,开展业务协同或数据共享,提供ETC办理、充电桩查询等服务;纵向贯通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派车时长从30分钟压缩至3分钟,实现“一网通办”。
03 设立电子围栏
形成多跨协同监管合力
市机关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车在线”应用针对公务用车管理点多面广、公务出行保障协同不足、运行监管较难等问题,建设了车辆编制、车辆配备、智慧公务出行、运维监管、车辆处置等五大核心场景。
其中,“智慧公务出行”以“公务出行”为小切口,通过数据归集共享和算法赋能,让用车申请、用车审批、车辆调度、行驶路线、加油记录等全过程留痕闭环,并将数据同公安交管等共享,实现公务出行跨部门协同监管。
为防范公务用车私用,近期,市机关事务局在“智慧公务出行”场景“用车申请”功能中增加了“是否出入景区”选项,并在部分4A级及以上封闭景区设置电子围栏。一旦隐瞒行程进入景区,将触发实时告警,数据同步推送至纪检监察部门,形成闭环监督。
数据显示,该应用场景上线以来,月均访问量240万余次,年均保障700万余人次公务出行,成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高频使用的政务应用之一。
市机关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托数字重庆AI底座,持续提升调度能力,拓展政企协同范围,让公务出行更高效、更透明、更智慧。
第1眼TV-华龙网 李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