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长治避暑 享一夏清凉
炎炎夏日,何处寻清凉?不如来长治,邂逅一个凉爽的夏天。
这里东倚太行,西屏太岳,居太行之巅,地处北纬36度至37度“黄金居所”,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无炎热,是避暑的宝藏打卡地。
太行山绵延八百里,长治独享其中最美的200里画廊,孕育出了以八泉峡为代表的24个A级景区,60余个精品民宿、5个特色夜间实景演艺、上百种美食名吃,打造出国内最佳康养避暑福地。
长治这座历史悠久、风光旖旎、文化灿烂的太行山城,是华夏神话的摇篮,是千年古建的博物院,是热血浸润的红色故土,更是太行山水最深情的诗篇。
长治,是从《山海经》中走出的“神话之乡”。炎帝神农尝百草、播五谷的开拓探索,精卫衔石填海的执着,女娲炼石补天的悲悯,后羿弯弓射日的勇毅,都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成为永恒的精神图腾。漫步于此,每一步都是与中华文明源头的对话。
长治的屋檐下,沉淀着众多朝代文明的厚重呼吸。73处国保文物巍然矗立,3500余处古建筑星罗棋布,上启大唐,下至清代,完美演绎着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千年流变。平顺天台庵,唐代木构凌空飞檐,历经千载风雨沧桑;观音堂内,明代悬塑巧夺天工,500尊儒释道彩塑悬壁共处,衣袂翩跹尽显匠心独运;“天下都城隍”庙宇,飞檐斗拱间凝结着古人对家国的虔诚敬畏。穿行街巷,转角或遇宋塑传神,或见金代壁画瑰丽,每一处砖瓦斑驳,都是鲜活的历史脉络。
黄崖洞峭壁之上,1941年保卫战的弹痕犹在,诉说着“人民兵工摇篮”的不朽传奇;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煤油灯、汉阳造步枪,无声讲述着“小米加步枪”的峥嵘岁月;板山石壁,诉说着革命岁月的壮志豪情。在这里,红色并非抽象符号,而是浸透山河、可歌可泣的铁血荣光。
八百里太行,将其最壮美的段落馈赠给了长治。太行山大峡谷,翡翠水道蜿蜒,游船划破碧波,两岸赤壁丹崖如天然巨幅画卷;“太行天路”直入云端,自驾其上,看层峦叠嶂化作流动的诗行。苏轼笔下“上党从来天下脊”的赞誉,在此具象为一场可触可感的山水盛宴。
北纬36度的神奇纬度,赐予长治“无扇之城”的清凉美誉。清晨,一碗热气腾腾的壶关羊汤,唤醒味蕾,熨帖身心;午后,品一盏清香沁脾的连翘药茶,坐观太行云海翻腾,神游物外;夜晚,栖身沁源森林民宿,枕松涛入眠,享身静心安。走进这方康养福地,让时光静静流淌,任灵魂悠然休憩。
特别是近年来,长治市锚定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目标,提出了打造“壮美太行·久安长治”品牌,成功创建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完成1个5A级景区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创建,正在推动黄崖洞文化旅游区、武乡八路军文化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着力打造漳泽湖湿地公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连续举办了三届文旅康养招商大会,累计签约文旅项目32个。近三年提档升级了24家A级景区和49家“太行山居”,全市文旅市场主体达到569家。让“壮美太行·久安长治”传得更开、传得更广,长治正努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
朋友们,来长治吧,您可于神话起源地寻根问祖,可在千年古建下听风怀古,可登太行之巅拥抱浩瀚云海,可入“太行山居”慢品岁月静好。长治,这座被山水深情眷顾、被历史深度滋养的城市,正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期待您来书写属于自己的动人故事。
本版文字:李琴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