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打击黑加油点8处、查扣油品约50.707吨 重庆重拳出击斩断“黑油”链条

发布时间:2025-07-17 14:33:29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打击黑加油点8处,依法查扣储油罐8个、油品约50.707吨、涉案车辆6辆、拟立案调查5起……这是重庆市开展黑加油点“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的一记重拳。

日前,市安委办牵头组织成立两个专项行动小组,分别由市应急管理局和市商务委带队,抽调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精干力量,在渝北区和合川区开展联合打击和联合执法,隐藏于山区、城郊的黑加油点被精准揪出,切实筑牢安全防火墙。

‌群众举报成利刃

重拳打击黑加油点‌ 

渝北区木耳镇五通庙村,一栋灰白色的三层厂房静静矗立在乡道旁,构成了一幅再普通不过的城乡接合部工业场景。

然而在这栋看似寻常的建筑里,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群众举报,这里暗藏着一个规模惊人的黑加油点。

根据群众举报线索,7月10日上午,执法人员迅速控制现场,全面开展突击检查。

一方面,对加油装置进行详细摸排,检查设备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另一方面,对油品进行专业取样,以便后续检测分析。 

同时,执法人员对该公司工作人员逐一进行询问调查,要求其提供经营资质、进油台账等相关资料。

然而,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表示进油台账仅老板持有,无法当场提供,这一情况进一步加深了执法人员对该窝点非法经营的怀疑。

据了解,该加油点已存在超过3年,未取得国家规定的合法经营成品油所需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合法资质,属于无证无照加油点。

由于其售卖的油品价格比正规加油站便宜,吸引了不少货车司机前来加油。

“非法经营的油品质量往往无法得到保障,硫含量超标是常见问题。”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介绍,使用这类劣质油品,不仅会加速车辆发动机的磨损和损坏,增加车辆维修成本,还会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大量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对公众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执法人员在完成现场证据固定后,依法对该窝点加油装置进行了查封,查封储油罐2个,油品约12.1吨。 

其中,取样油品待进一步检测。“若检测结果显示硫含量未达国家标准,该窝点油品将被专业转运至指定地点,依法进行妥善处置。”执法人员表示。目前,该窝点经营者张某某正接受深入调查。

依法严惩违法行为

安全红线不容踩踏

在合川区,一条群众举报线索指向草街街道玉龙村。

专项行动当日,执法人员对一处偏僻路段进行摸排,最终在路边茂密的草丛中锁定目标。

该窝点利用天然植被作掩护,在草丛中用竹子支了一个简易车棚,车子的大半个车身就遮蔽在草丛下。

该车紧邻路边,夏季高温天气,草丛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枯,并且草丛正上方就是穿越的电线。一旦路边的行人随手丢一个烟头,或是打雷闪电,极易引起火灾。

经现场勘查,该车车厢被改造成简易储油仓,内部装有一个1000L的塑料储油罐和加油设备。 

“这种加油车就像定时炸弹,夏天高温下极易引发爆炸。”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说。

据初步调查,该黑加油点经营人杨某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合法资质,长期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向来往司机销售,油品来源不明,且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存在极大燃爆风险。

执法人员在完成现场证据固定后,依法查扣储油罐1个、改装加油机1个、油品约750升及涉案车辆1辆。

合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对油品进行取样,取样油品正等待进一步检测。剩余油品已由专业车辆转移至合法场站暂存。目前,当事人杨某正接受公安机关调查。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市民的“千里眼”“顺风耳”作用功不可没。

当每一份群众举报都得到回应,每一次跨部门联动都精准发力,城市的安全经纬才能越织越密。 

‌“全链条”治理

切实筑牢安全堤坝‌

从山区到城郊,专项整治的利剑刺穿了黑加油点的经营网络,严查严打的信号已清晰释放:任何威胁公共安全的“隐形炸弹”,都将被坚决清除。

连日来,专项整治行动从油品来源、车船改造、销售渠道等多方面入手,聚焦黑加油点、黑色链条,点上清除、面上打击、严重查处、行刑衔接、铲除链条,全面排查整治成品油非法违法行为,合力消除安全风险隐患,建立健全成品油“打非治违”长效机制,坚决整顿影响公共安全的成品油市场乱象,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据悉,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市安委办组织市商务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建立黑加油点“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专班,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行动将持续到12月底。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