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侨商联合会监事长施乾平这样说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 秦思思)7月16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期间,中国侨商联合会监事长,华纳控股集团董事长、山东德迈国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乾平表示,重庆深入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为华侨华人提供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发展机遇。
在施乾平看来,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和开放门户,“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特别是拥有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两大国际物流枢纽,实现铁海联运无缝衔接,大幅降低侨企跨境贸易成本,成为侨资融入国家战略的核心舞台。
当前,重庆正在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覆盖39个工业大类,其中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新能源、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将是西部发展的重点领域。
“结合自身产业,我感到在智能制造、新能源领域具有广阔合作前景。”施乾平说,其创立的金恒丰科技集团历经26年发展,已成为工业打印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产品涵盖工业UV打印机、数码纺织印花机、3D数码打印设备等,畅销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期待在工业打印细分领域深化合作;此外,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科研团队密切合作,创立华纳新能源公司,聚焦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有效解决新能源领域痛点难点。在施乾平看来,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希望未来有合作共赢的机会。
关于华侨华人如何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施乾平表示,华侨华人既熟悉驻在国情况与国际规则,又了解中国国情,具备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同时拥有语言、文化、商业网络、资金、技术等资源,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力量。
施乾平认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需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独特优势,应坚持内外联动,依托“侨联五洲”等活动平台,帮助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积极发挥华侨华人社团作用,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建设,投身清洁水、城乡路、教育医疗、小型基础设施等“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幸福路”“连心桥”“发展带”,并通过慈善公益让当地民众获得实惠,树立华侨华人良好形象,营造共融共赢氛围,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