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热土——央企在重庆|中交长江建设:水利为基 多元赋能山城高品质生活

发布时间:2025-07-17 14:44:04

编者按:

截至今年2月,央企在渝子企业约1800户、注册资本金超过7400亿元,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发展动能,携手打造新时代央地合作新样板,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蓝图。近日,由重庆市经信委、市国资委联合指导开展“热土——央企在重庆”主题系列宣传,全面展示央地合作的引领性、标志性和共赢性成果,见证这一场双向奔赴,共同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在重庆落地见效。

伴随着一项项签约、一次次合作的达成,在重庆,央地合作的步伐阔步向前。其中,中交长江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长江建设)与重庆因水结缘,积极布局水利建设,成为重庆水利央地合作进一步升级的重要印证。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承担着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2023年12月,重庆市政府与中交集团合作成立了中交长江建设,肩负着“中交水利”排头兵、“央地合作”新典范的重托,积极参与水利建设工程、大力布局城市智慧基建、深入探索数字发展,多元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数字重庆建设等。

深度赋能 夯实山城水网

守护山城水脉,筑牢民生基石。中交长江建设积极投身重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诠释央企服务地方的责任担当:綦江区的藻渡水库工程,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可有效解决供水覆盖范围内277万人口的清洁饮用水问题,为23.6万亩农用地提供灌溉;云阳县的向阳水库,是全国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项目建成后将为64.3万居民提供饮水安全保障,解决7万多亩粮田灌溉问题。目前,藻渡水库部分移民安置任务已基本完成,大坝施工达到度汛高程;向阳水库重点推进大坝常年水位以上坝肩开挖,预计年底前完成地基处理并启动填筑工程。

此外,中交长江建设依托中交集团的资源整合能力,带领市内企业“走出去”,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多元化贡献。其子企业重庆市弘禹水利咨询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南美洲项目施工监管服务项目,这是目前重庆本地水利企业第一个海外施工监管服务项目;另一子企业重庆市水利水电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市场开发份额比合作前同比增长8倍,业务也逐步向东南亚等海外区域延伸,实现了业务范围和体量的全面提升。

2024年4月,为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水利部印发《关于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的指导意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中交长江建设积极响应数字重庆建设要求,将数字技术融入地区水利发展,打造水利工程数字孪生平台,推动藻渡水库数字孪生、桃花源水库库底数字孪生应用研究、玉滩大灌区数字孪生、百岛湖水库水利工程BIM技术全过程应用等一批数字化水利工程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9月,中交长江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成立,该中心是以国家级重点技术中心为目标打造重庆市唯一一家水利水电技术中心,填补了重庆水利领域企业技术中心的空白。同时,公司还与重庆市水利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重庆大学等单位共同组建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重庆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创新中心。

在不断夯实水利建设基础的同时,中交长江建设也将积累的技术与经验延伸至城市发展的其他领域,以更多元、更全面的方式助力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建设,以“中交力量”赋能重庆数字化、高质量发展。通过推动智慧水利和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提升重庆在水资源管理、城市韧性建设及民生服务上的综合竞争力,为重庆高品质生活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也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探索出更多可能。

多元发展 助力城市高品质生活

在重庆这座8D魔幻之都,中交长江建设正以其创新力量,破解城市发展中的独特难题,为市民描绘更便捷、更舒适、更有温度的高品质生活图景。

2023年底,由中交长江建设投资、建设、运营的中交智慧停车礼嘉、汽博综合体投入使用,给出了创新的“中交答案”。作为中交集团首批零碳智慧停车楼,不仅提供近2000个车位,更引入了全机器人智能停车系统:车辆驶入,由智能机器人精准搬运停放;取车时,手机一点,爱车便如“快递”般送至面前。这套融合平面移动(PPY)、停车机器人(AGV)等前沿技术的系统,在同等面积下比传统停车场增加约40%的车位,高效盘活寸土寸金的商圈空间。下层商业区与上层停车区的创新组合,让停车与购物无缝衔接。

如今,这一源自重庆的智慧停车模式,正从山城出发,走向大理、丽江、南京、北京等更多城市。 

城市基建是中交长江建设的三大业务布局之一,在沙坪坝区,投资建设重庆特钢厂城市更新、井口片区城市更新等项目,让“工业记忆”焕发“时代新生”。其中,重庆特钢厂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额13.77亿,项目精心保留并修缮老厂房的历史工业遗迹,将“特钢厂”的钢铁脉搏与工业精神融入现代肌理。依托磁器口千年古镇的文旅底蕴和歌乐山的科教资源,这片曾经的“工业锈带”正蝶变为融合文化创意、商业活力与社区生活的“生活秀带”。 

“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作为重庆重点民生工程,也正是中交长江建设多元业务布局的契合点。从投资建设中交重庆总部基地、中交锦程(链接蔡家医院完善康养配套),到打造西部(国际)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重庆协同创新区六横线,再到今年2月落成的璧山巴蜀中学点亮当地教育版图……这些遍布交通、教育、医疗、产业项目,如同精密的齿轮,共同服务于一个核心目标:缩短市民获取优质服务的距离,让便捷的交通、良好的教育、完善的医疗、繁荣的商业、优美的环境,在步行可达的范围内触手可及。

双向奔赴 践行央企责任担当

除了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外,中交长江建设将服务触角深入库区腹地、山区县乡,以专业力量与创新模式,为县域经济注能,助力绘就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新画卷。

在助力库区山乡振兴方面,公司聚焦酉阳、巫溪等渝东北县域需求,通过援建酉州初级中学运动场、改造巫溪县健康路街头绿地等“小而美”项目,切实补强县域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与幸福感。同时,依托“中交电商”平台资源,为酉阳生态酵素、健康茶油、巫溪老鹰茶等20余种特色农产品拓展全国市场,助力破解“出山难、销路窄”瓶颈,带动农民增收,培育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为县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提供强劲支撑。未来,公司还将携手区县探索新质生产力落地应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县域场景加快转化,围绕“光伏微网+照明节能”“光储直柔+零碳服务区”深化合作,助力开辟县域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

守护水旱安全防线,是保障山区库区县域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石。中交长江建设充分发挥水利专业优势,常态化组织技术专家下沉区县一线提供支撑,选派骨干驻点市、县防办参与数字化应急体系建设,筑牢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此外,中交长江建设立足专业所长,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模式,配合市水利局率先推进WOD(水安全保障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力争打造全国首单WOD项目。该模式可有效破解县域水利项目“钱从哪里来”的核心制约,贡献具有示范意义的“重庆方案”与“中交智慧”。

在巴渝大地上,中交长江建设正以“水利水电和城市基建领域投建运一体化”的专业禀赋,以“央地融合、创新驱动”的实践典范,全方位融入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布局。未来还将始终以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赋能山城高品质生活、助力县域经济腾飞为己任,同心同向、同频共振,携手绘就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壮丽画卷。(第1眼TV-华龙网孙海端、人民网重庆频道江秀秀、通讯员夏中杰)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