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探索“红色文化+”模式 红色资源成为文明实践“活力源”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林楠 实习生 陈怡)7月15日,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廊四带”建设媒体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市梁平区虎城镇。当地以红色资源为支点,从阵地建设、队伍培育、创新实践三向发力,书写川渝两地精神文明共建精彩篇章。
梁平区虎城镇位于重庆市梁平区、四川达川区、大竹县三区县交界处,是川东地区革命的摇篮、涌现了石氏四杰、红岩三英、蔡奎、金映武等英烈,是英雄模范人物旷继勋战斗过的地方,是感动中国人物邓平寿的故乡。虎城镇猫儿寨更被评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
为让红色故事“声”入人心,7月15日,虎城镇牵头组建“红色服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党员干部、教师、学生、村民等200余名热心人士踊跃加入,化身红色文化“传播者”,奔走于场馆讲解、理论宣讲一线。这支服务队还开设“民嘴讲堂”,培育出一批擅长用“接地气”语言讲红色故事的群众宣讲员,让红色叙事更贴民心;启动“小红领巾”行动,让川渝两地青少年走上讲台,利用节假日讲述红色故事、宣讲党的理论,以青春之音传承红色基因,构建起老中青协同、跨区域联动的传承矩阵。
梁平区秉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原则,开启红色资源保护性开发新篇。猫儿寨革命教育基地广场、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地标,历经修缮重焕光彩;党史展览馆、党史书屋拔地而起,成为红色记忆“储存库”。1800米寨休闲步道、3000余米乡村旅游漫道蜿蜒山间,4000余平方米景观绿化点缀其间,红色文化与生态美景深度交融,让群众漫步青山绿水间,就能触摸革命历史温度。
为探索“红色文化+”模式,让红色资源成为文明实践“活力源”。梁平区在“红色+党建”场景里,党课、主题党日、红色研学轮番上演,20余场沉浸式红色教育,让两地党员在思想“充电”、精神“补钙”中,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响、更深;红色讲堂创新“理论导入—现场讲解—交流讨论—总结提炼—资政建议”流程,10余次活动让党员干部、群众在实地观摩、互动中悟初心。“红色+教育”中,红色研学活动组织川渝学生走访遗址,红色书籍融入思政课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文艺”则以灯戏、歌舞为媒,举办明月山川渝毗邻乡镇红色之旅暨乡村音乐节等20余场活动,3万余名群众沉浸式感受红色魅力。
此外,梁平区依托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与四川毗邻区县协同发力,“洁小青”“川渝一家亲 共植一片绿”等20余场生态实践活动,“六讲”“红色宣讲进万家”等40余场文明活动接续开展,资源共享、文化互融,为川渝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持久活力,让红色引擎驱动下的文明实践之花,在两地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