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江苏新闻

新华时论|“年内三次来华”凸显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07-18 15:41:15

最近,一张路人视角照片火了:英伟达CEO黄仁勋和小米集团雷军,在一辆小米SU7 Ultra旁“同框”。原来,黄仁勋专程来华参加16日在京开幕的第三届链博会。会场上,他身着唐装亮相、在公开场合用中文演讲,并在会上介绍英伟达的新产品,重申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据悉,这已是黄仁勋半年内第三次来华。有专家认为,这凸显了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以及英伟达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深层思考。

黄仁勋一贯看好中国市场。在大洋彼岸硅谷DealBook峰会上,黄仁勋曾对着全息演示屏上的中国地图重申:“失去这个市场,我们没有Plan B”。这次来华,夸雷军、赞华为、点名“蔚小理”,接连谈到11家中国公司,黄仁勋对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不吝赞美。在中美博弈的风口浪尖上来中国参加一场展会活动,甚至一言一行无不透露出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赞叹,足见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重要性。

同样是今年,苹果CEO库克、三星会长李在镕等科技巨头齐聚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这些科技大佬的中国之行,不仅参加论坛、参观工厂,还爬景山、收唐装,表现出对中国市场、中国科技的兴趣。全球科技巨擘频频叩门,显然不是企业家一时冲动,而是企业经过小心观察、审慎决策的结果,也是国际资本对中国发展环境,中国产业链升级与市场扩容所释放的蓬勃机遇,所投下的信心票。

在逆全球化暗流涌动、部分国家鼓噪“脱钩断链”的背景下,链博会旗帜鲜明地搭建起全球产业链合作平台。在本届链博会上,共650多家中外企业、机构参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参加此次链博会的美国企业数量比前一年增加了15%。可见,即便在美国,黄仁勋也并非“形单影只”。中外科技界、企业家“用脚投票”,链博会“新面孔”增多,这无疑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充分肯定。

借助链博会这一平台,江苏40多家企业“组团聚链”参展,进一步展示我省完备的产业链、强劲的创新链和扎实的工业基础,通过产业链推介对接活动等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可以说,链博会不仅是尖端产品展示的窗口,也成为全球产业要素高效协同的纽带。搭建进博会等国家级展会矩阵,扩容自贸试验区,完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近年来,中国不断将“开放”锻造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对外展示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的决心。从这个角度看,“年内三次来华”是“中国机遇”的一个缩影,链博会这类展会也只是“开放中国”的一个窗口。

回到那张合照,人们之所以对此津津乐道,还是因为两位“大佬”颇有渊源:早在十多年前,小米新品发布会上,黄仁勋便到场“站台”,甚至还笑称自己是“米粉”。彼时,小米、英伟达远没有现在强大。十多年来,英伟达和小米合作日益加深。现在,两家企业有竞争、有合作,但都已是令人仰望的行业巨头。此番“同框”后,双方接下来有何大动作?这成为科技自媒体津津乐道的“猜想”和公众、舆论的期待。黄仁勋与雷军,“同台”之后再“同框”,十多年间的成长,恰似一个奇妙的隐喻:“小院高墙”、脱钩断链只能两败俱伤,产业链稳定、开放合作不是让哪一方独擅其利,而是推动不同参与者在竞争、合作中实现协同共进、互利共赢。

(韩宗峰)

来源:新华报业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