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今年1-6月 重庆共接待国内游客2.35亿人次、同比增长8.6%

发布时间:2025-07-21 14:58:18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吴礼霜)“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重庆文旅宣传品牌口号正式发布,为城市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标识度。接下来,重庆将从哪些领域发力,推动文化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让新品牌更具吸引力?

7月21日,重庆文旅宣传品牌口号发布会上,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主任高琳介绍了相关情况。高琳表示,今年1-6月,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35亿人次、同比增长8.6%,实现国内游客花费2507亿元、同比增长11.9%;接待入境游客92.3万人次、同比增长77.2%。“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从打造旅游精品、构建文化标识、激发消费活力、提升服务效能和优化市场环境五个维度协同发力,不断推动重庆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聚焦山水底色,打造旅游精品。坚持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引领,提质建设世界山水都市、壮美长江三峡、多彩风情武陵高品质文旅景观带,串珠成链打造两江四岸、大仙女山、环金佛山等9条精品游线。重点培育“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展演、大足石刻、三峡之巅、下浩里、天生城等文旅“爆款”产品,做大入境游、研学游、潮玩游、康养游、工业游等主题游产品,打造热门旅游目的地“必到必游”产品,促进重庆旅游“长红长新”。

聚焦人文之美,构建文化标识。传承弘扬红岩精神,持续推进红岩革命旧址、中共中央西南局旧址等保护提升,迭代升级《重庆·1949》等红色演艺剧目,创建全国一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白鹤梁水下题刻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好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第二届大会。同时,加快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钓鱼城博物馆、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等标志性文化设施项目,推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提档升级,优化构建历史、革命、抗战、工业、自然科技“五大博物馆群”,打造重庆“城市文化会客厅”。培育“渝字号”文艺精品,在今年10月,重庆将举办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组织100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参演,同时推出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等主题展览,我们也将打磨提升《归来红菱艳》《天下大足》《巴蔓子将军》等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文艺精品。

聚焦业态创新,激发消费活力。加快实施重庆市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持续举办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嘉年华、不夜重庆生活节、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等活动。深度拓展消费场景,引导传统风貌街区、商业综合体等场所打造文旅消费新空间。大力发展数字文旅新业态,打造沉浸式夜游、互动式演艺、数字化展览等体验空间。积极培育演艺市场,加快引进更多大型营业性演出落地重庆。优化离境退税服务,扩大退税商店覆盖面,提升入境旅游消费。重庆也将迭代升级“渝味360碗”美食品牌,打造一批美食消费新空间,开发更多文旅消费新热点。

聚焦品质体验,提升服务效能。重庆是一座以游客为本、热情好客的城市,“宠客到底”是最真实的承诺。重庆将深入实施文旅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打造“主客共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全面推动入境旅游便利化。重庆也将高质量打造“惠游重庆”平台,提升AI导览、电子讲解和票务预订等服务便利化功能,提升“景区拥堵处置”响应速度和“游客满意度”服务质效。创新建立文旅市场数据监测体系,增强服务决策支撑效能,让“最宠游客的城市”品牌享誉海内外。

聚焦长效发展,优化市场环境。深化文旅市场综合治理,紧盯“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违规旅拍”等问题,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健全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依托“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化部门协同联动,建立完善文旅、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处置机制,推动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企业自律、市民自治、游客互动的多元共治格局。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