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鲁花,香飘万家。”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背后,是鲁花集团40年来从一粒花生种子到一瓶健康油的全产业链绿色循环模式的探索。作为中国粮油行业的领军企业,鲁花不仅以5S物理压榨技术改写了花生油的国家标准,更通过高油酸花生良种培育、订单农业推广和绿色循环模式,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为消费者提供了新选择。7月23日,记者在“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记者见面会深入了解了鲁花集团一粒花生背后的增收故事。
1992年,鲁花首创的5S物理压榨工艺用纯物理压榨技术代替化学浸出,攻克了去除花生油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的世界性难题,成为国家制定花生油标准的参照企业,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了花生附加值,助力了农民种植花生的信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早在2009年,我们就开始关注世界公认的“地中海膳食模式”食谱中,有一项是食用油酸含量高的食用油。油酸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山东鲁花集团总裁辛旭峰说,企业研发部门与中科院花生院士组建了研发团队,培育高油酸花生种子。“为了让种子适合全国不同地区的土地种植,研发员吃住在地里,从花生播种到结果收获,每一个过程都不松懈。历经八九年,通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成功培育出十多个适合我国不同地区种植的,产量高、出油率高,油酸含量高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这一突破,推动了我国花生良种的第6次更新换代。
高油酸种子成功。2017年,鲁花利用5S压榨工艺生产的高油酸花生油一经上市,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别看高油酸花生油售价高于传统油不少,但是我们消费者日常实践证明,家用炒菜,一滴高油酸花生油比传统几滴油都入味,而且味道特别好。消费者很快认识到用鲁花5S技术压榨的高油酸花生油不仅更美味,而且对身体健康大有帮助。”
高油酸花生油好产量如何提上来?让利于民。刚开始,种惯了传统花生的农民无法接受高油酸花生这一新品种。为了让农民接受种植、愿意种植、积极种植高油酸花生,鲁花开启了从免费送种子到提高收购价的激励策略。“首先保证每公斤收购价比普通花生高20%-30%,其次在收购季节工作人员要对每年农民的种植成本加以核算,保证收购价绝不能让农民吃亏。”经过几年的坚持,现在大家都认识到种高油酸花生的收入高,每亩地平均多收入600-800元,从而提高了种植积极性。
“农产品种在哪里,工厂就建在哪里。”鲁花基于山东,在全国建立10万亩良种基地和1000万亩原料基地,通过在山东、河南等地土地流转、带动就业、保底收购、合作种植等多种形式,探索总结出了“土地流转有租金、进厂务工有薪金、产品收购有底金、合作入股有红金”的共同富裕“四金”模式,累计带动上成千上百万农户增收致富。
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芦南村的鲁花高油酸花生公益试验田里,花生长势正好。这里的高油酸花生使用的肥料正是2024年鲁花集团推行上市的乐地生花生蛋白肽水溶肥。
“这是一种从花生饼粕中提取蛋白肽制成水溶肥,含有多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小肽、寡糖、生长因子等,是一种全绿色生态肥料,不仅使作物增产10%以上,还能明显提升农产品品质,施用后可大大提高产量,果蔬香甜。长期使用,还能够改良修复板结土壤。”辛旭峰,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标志着花生全产业链绿色循环模式逐渐走向成熟,也标志着种植户们可以凭借生物肥料增产增收更进一步。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鲁花围绕餐桌上的美味,探索出食用油、调味品、米面三大美食板块和高油酸花生种子、花生蛋白肽水溶肥两大农业板块,随着产业链不断延长、市场不断拓展,相信还带动更多产业链上的种植户和工人参与其中。
从攻克黄曲霉素难题到培育高油酸良种再到创新农业生态肥,从鼓励农民致富到带动农民共富,鲁花用数十年实践证明:农业龙头企业既能守护国家粮油安全,也能让消费者餐桌更健康、农民腰包鼓起来。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薛程程)
来源:大众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