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得好”到“卖得好” 开州接力培育人才助推柑橘产业升级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姜念月)“品牌打不响,好果卖不上价!”“产量上去了,电商渠道却跟不上……”7月29日,由忠县农业农村委员会指导,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的“三峡柑橘CEO”集中培育活动走进开州。现场,专家团队直指产业“品牌弱、电商薄”两大症结,让学员带着问题来,揣着“干货”走。
现场,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专家团队直指产业“品牌弱、电商薄”两大症结,让学员带着问题来,揣着“干货”走。
以需求为导向 让课程“长在痛点上”
“开州柑橘品质优良,但不少经营主体在品牌打造和电商运营上仍显薄弱。”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当地经营者普遍面临“好果子难卖好价钱”“线上流量抓不住”等问题。
为此,本次培育跳出“通用模板”,聚焦品牌创新与电商带货两大核心需求,通过“理论精讲+实战互动”的模式,把课堂变成“问题诊疗室”。
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乡村振兴与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海结合开州柑橘种植环境与产业特点,拆解“如何从地域特色中提炼品牌符号”“怎样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等实际问题,用案例演示“生态牌”“文化牌”的打法。
千万级GMV直播操盘手李蒙廷则针对开州经营者“直播话术生硬”“场景设置单一”等痛点,现场教学脚本撰写与互动技巧,让“流量转化”不再是抽象概念。
实战模拟带练 让技能“学完就能用”
“以前直播时总说‘果子甜’,今天才明白需告知顾客‘甜度具体达到多少’‘售后有哪些具体保障’。”一位学员在模拟直播环节后深有感触地说。
培训中,导师通过系统性地梳理电商运营的底层逻辑,并设置即时练习与现场点评环节,让学员轮流扮演主播,当场指出其不足之处。
“提及‘产地直供’时,可补充‘从开州果园到你家餐桌不超过48小时’,利用时效性来增强顾客的信任感。”在品牌与营销私董会环节,黄海以企业真实案例为蓝本,让学员现场进行痛点诊断、研讨发言,实现从知识输入到方案输出的跃迁。
同时,引导经营者讲好品牌故事、设计创新营销场景、讨论品牌口号,把鲜果变情感载体,通过碰撞让“开州柑橘”的差异化定位逐渐清晰。
壮大“头雁阵” 共促三峡柑橘产业升级
“从忠县到开州,‘三峡柑橘CEO’培育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推动整个产业集群升级的系统工程。”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开州活动通过精准对接当地需求,让培育更“对味”,未来还将结合“定向孵化”模式,为学员提供持续指导。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开州“三峡柑橘CEO”们带着实用技能回到田间地头,这支带头人队伍,将与忠县培育的产业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三峡柑橘从“规模种植”向“品牌增值”跨越,为库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三峡柑橘CEO”为种子力量,推动品牌建设,让好果子卖出好价钱;同时打通电商运营标准化流程,破解“有产量无销量”难题,持续孵化懂技术、善经营、会营销的复合型产业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