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凡人微光 | 11年免费接送!重庆“雷锋的士”爱心接力守护残疾兄妹求学路

发布时间:2025-08-01 09:31:10

“那些风雨无阻、晨昏不辍的接送,密密织起我大学四年与研究生三年的行途……”7月30日,重庆市“雷锋的士·红岩先锋队”国泰出租车驾驶员陈大林收到乘客小蓉(化名)手写的感谢信。信中的暖意,沿着时光的车辙倒流,是一段长达11年的爱心接力。

七年守护

车轮上的求学路守护者

7月,毕业的季节。在重庆邮电大学的宿舍楼梯口,即将离校的小蓉双手撑稳拐杖,逐阶而下。早已等候在此的陈大林快步上前,熟练地协助她坐进那辆熟悉的黄色出租车——这是七年来小蓉往返家与校园最熟悉的“座驾”。

时间回到2018年,小蓉考入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因先天性肢残,日常出行是摆在她面前的难题。

得知情况,陈大林向她郑重承诺:“大学四年,免费接送你。”

这句承诺,化作寒暑无改的守护。每次小蓉从涪陵家中往返学校,只需提前一天告知,陈大林总是提前安排好时间,准时出现在车站等候。有时遇到大巴车晚点,陈大林依旧守在车站外,哪怕等上一两个小时。

一次,准备回家的小蓉因身体不适显得格外虚弱,陈大林见状,当即决定不再让她转乘大巴车,而是直接开车送她回涪陵。

从重庆中心城区到涪陵,150公里的路程,陈大林行驶了两个多小时,最终平安将她送到家人身边。“他们一家人特别高兴,非要和我合影留念。”陈大林笑着说,眼里满是欣慰。

陈大林的妻子何大会同样是“雷锋的士”队伍的一员。夫妻俩跑对班,小蓉日常出行需要用车时,他们总是优先安排,亲自接送;若出租车周转不开,便开自家代步车前往;万不得已时,才请队友帮忙。

由于小蓉晕车,陈大林夫妇每次接送都格外细心:开启导航选择最快捷、最平顺的路线,哪怕绕远也力求平稳。这份细致入微的体贴,让小蓉的母亲每次想起都忍不住眼眶泛红:“孩子从本科到读研,陈师傅的接送从未中断,一送就是7年。”

11年接力

爱心从未断档

这份爱心的守护,早在2012年便已播下种子。

彼时,同为“雷锋的士”司机的柏光烈得知小蓉的哥哥小亮(化名)因患病行动不便时,便主动承诺:“以后上学要用车,给我打电话!”

从高考前一个月开始,柏光烈每周末就负责接送小亮回家、返校。后来,小亮看考场、进考场,他也开车护航。那一个多月时间里,柏光烈在小亮家与学校间来回跑,直至他考入重庆邮电大学。

大学4年里,柏光烈依旧每周免费接送,即使有时实在走不开,他也会联系在重庆邮电大学附近跑业务的同事帮忙接送,没有一次推脱。

“最难得是他病了还记挂着我们。”小蓉说起至今动容。2016年小亮毕业,柏光烈欣慰完成承诺,却因身体健康问题暂别方向盘。但情谊未断——当得知小蓉考入重庆邮电大学,他将情况告诉队友,这份守护的“接力棒”由陈大林接力传递了下去。

特别的感谢

善意在双向奔赴中延续

从2012年柏光烈接送小亮4年,到2018年陈大林接力守护小蓉出行7年,11年光阴流转,重庆“雷锋的士”的车轮在山城的街巷间碾出了温暖的辙印。这份坚守,不仅是一次次免费的接送,也是对两个残疾兄妹求学梦的守护。

小蓉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着这份善意。毕业离校当天,她特意将“的士”图案做上锦旗,送到国泰出租车公司。回到老家,她又发挥所长,自己设计了挂件,寄给陈大林他们,感谢帮助过她的热心司机们……这份独特的礼物,承载着她最深切的感激。

“雷锋车队是我的第三个家。”小蓉在信中写道。

“以后工作了,只要需要,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帮助你。”陈大林的回复,让这份爱心有了更长久的约定。

重庆的街头,“雷锋的士”穿梭往来。当一份善意被接力传递,凡人微光也能汇聚成照亮前路的星河。“一座重庆城,嘿多好心人”的美誉,在每一次温暖的接送中愈发闪亮。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艳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