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100天,我们就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目前,全运氛围日渐升温,各项筹备工作也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粤港澳三地正紧锣密鼓、精诚合作,致力于为全国人民奉献一场精彩的历史性体育盛会,一场促进区域融合、推动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时代盛典。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出重大部署,由广东、香港、澳门联合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这既是全运会办赛史上的创新实践,也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2021年8月国务院批准粤港澳承办,到2024年4月赛事组委会成立,再到现在倒计时100天,三地按照“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各项筹备工作。现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备已经进入最后关头,各地各单位要从政治高度深化认识,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实的作风把各项工作完成好,努力向全国人民、全省父老乡亲交出一份好的答卷。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十五运会的竞技体育比赛项目共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预计1.5万余名运动员参加决赛,群众赛事活动共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预计1.1万名运动员参加决赛,规模空前。在场馆建设方面,十五运会首次实现全运历史上不新建大型场馆,广东赛区75个比赛场馆中超过90%为现有场馆升级改造,有效降低了办赛成本。在开闭幕式和观赛体验上,十五运会将综合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充分展现高科技与体育盛事的深度融合。目前,十五运会竞赛场馆改造全面收官,竞赛总日程已正式发布,68场测试赛已完成过半,群众赛事活动如火如荼,“全民迎全运、全运惠全民”氛围日渐浓厚。
本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组委会探索出“三地三同”联合办赛模式,即“同频沟通、同心决策、同步执行”。会徽、吉祥物等广泛征求意见,处处象征着三地同心同源、深度融合;赛事安排“广东为主、港澳优先”,综合考虑城市特色和项目优势,顾及港澳市民喜好;跨境赛事设计“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模式,运动员可以6次无间断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通过高密度沟通协商,十五运会在六大重点领域达成共识,分别是跨境赛事、口岸通关、人车证件、食品安全、绿色办赛、赛事日程。届时,预计内地前往港澳参赛人员将超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将超3000人,方便快捷的通关将让参赛和观赛都能感受到“粤港澳路路通、大湾区一家亲”。
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使命也更加光荣。各地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发扬连续作战优良作风,高质高效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充分展现广东担当、广东能级。要加强统筹协调,密切与港澳协作,抓紧推进开闭幕式、信息化建设、赛事组织、火种采集、火炬传递等重点工作,进一步突出特色亮点,努力做到出新出彩;加强省市联动,制定赛时食宿、交通、医疗等综合保障方案,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提供系列暖心服务,让每一位来客宾至如归;加强潜力挖掘,统筹文旅资源,打造“观赛+旅游”消费新场景,力求让更多人能够走进赛场、感受比赛、体验赛事;加强宣传推广,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报道,组织各地特别是赛事承办地抓好氛围营造;加强风险防控,抓好赛事、食品、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筑牢安全防线。
还有100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全省上下要秉持办赛理念,贯彻办赛要求,全力抓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精益求精、万无一失,只留经典、不留遗憾,全力打造一场彰显制度优势、展示湾区特色、体现岭南风格的精彩运动会,向全社会、全世界展现大湾区的风采。
南方日报评论员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投稿邮箱:gdtb2024@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