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孔爱群报道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在为政府治理服务提供新手段的同时,也带来新挑战。为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治理服务效能,引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协同发展,我省印发了《辽宁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7月3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数据局(省营商局)相关负责同志对方案出台的背景、主要特点和内容等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我省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要求数字政府建设要率先发力,发挥好引领驱动作用,带动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发展。近年来,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我省强化工作统筹、深化数据共享、创新应用场景,打造“辽事通”“辽企通”“辽政通”服务平台,建设数字基座项目,数字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为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省数据局研究起草了《实施方案》,并配套制定了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数字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数字政府建设评价规则和数字政府标准规范。未来三年,将着力强化公共服务数字化供给,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统筹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政府管理服务数字化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以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
“《实施方案》对标对表国家要求,着重在一体化建设上发力。”发布会上,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方案》有4个主要特点。一是坚持统筹集约、合理布局。按照“全省一盘棋”原则,强化顶层设计、整体推进。重点推动政务云、政务外网等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完善数字基座、人工智能等共性应用平台功能,健全标准规范,建立首席数据官制度和数字政府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形成协同高效的治理格局。二是坚持数据赋能、开放共享。建立健全数据治理制度和数据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数据资源整合汇聚,强化政务数据跨层级共享、跨领域开放,依法依规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和有序流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据要素向基层治理、公共服务场景高效赋能。三是坚持利企惠民、数智应用。将数智化改革深度融入政府职能转变全过程,重塑治理方式和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机关运行“一网协同”、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构建泛在可及、智慧便捷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数字政府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更多群众。四是坚持安全可控、筑牢底线。完善安全制度体系和技术防护体系,严格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和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强化安全防护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风险防控,切实筑牢数字政府建设安全防线。
《实施方案》就未来三年全省数字政府建设干什么、怎么干进行了部署安排,明确了22项重点任务。比如,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7年,基本建成“1131”的数字政府运行工作体系。第一个“1”是全省一体化基础设施高效集约,第二个“1”是一体化数据资源开放共享,“3”是“一网通办”“一网协同”“一网统管”应用数智赋能,第三个“1”是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动态防御;明确了建设完善“三网”数智应用体系,包括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机关运行“一网协同”、社会治理“一网统管”三方面9项任务。着力提升线上服务效能,扩展涉企增值服务,创新智慧政务应用,健全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推动党政机关数字化应用,提升城市治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来源:辽宁日报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