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台商在粤

血脉相连的归乡路——张裕亮蕉岭寻亲侧记

发布时间:2025-08-01 17:13:17

  7月27日上午,阳光暖暖洒在客家大地,在蕉岭县委台港澳办工作人员、香港两岸客家研究中心董事长林菁菁、嘉应学院研究院教授宋德剑一路陪同下,台湾南华大学张裕亮教授(已退休)终于踏上了魂牵梦萦的五华棉洋寻根之旅。

  棉洋镇黎洞村委的门前,五华县委台港澳办工作人员与专程从惠州赶回来的优发叔等三十余位张氏宗亲早已翘首等候。张裕亮一行刚下车,宗亲们便快步迎上前,紧握的双手传递着跨越海峡的滚烫亲情,一声声乡音问候里,藏着百年未改的牵挂。稍作寒暄,众人走进村委会会议室,一场跨越时空的家族对话就此展开。宗亲们小心翼翼捧出泛黄的手抄家书、张氏族谱——这些代代相传的"传家宝"上,每一笔墨迹都浸透着化不开的乡愁。大家围坐一起,逐字逐句核对信息,时而屏息凝神,时而激动低语,当关键信息一一吻合,双方眼中泛起泪光,迁台祖的祖籍地,真的就是这里!更让人心中一暖的是,退休多年的蕉岭县政协原主席张新忠听闻消息,特意携夫人从梅城赶来,他的先祖同样从棉洋迁出,这份共通的血脉羁绊,为这场寻根增添了特殊意义。随后,众人移步祖祠,简朴而庄重的祭拜仪式上,香火袅袅升腾,百年的思念与期盼,都化作深深一鞠躬,在袅袅青烟中与先祖隔空相望。

血脉相连的归乡路532

宗亲们在认真核对族谱

血脉相连的归乡路555

在祖祠祭拜

  暑气蒸腾的中午,山路蜿蜒崎岖,寻根团与宗亲代表却毫不在意。让人动容的是,长期生活在香港繁华都市的林菁菁女士,驱车十余公里后,又徒步3公里攀爬泥泞陡坡,山路上始终步履坚定,丝毫不落人后,只为圆张裕亮赴一场与迁台祖裕业公的世纪之约。85岁的宗亲执意引路,佝偻的背影在山路上挪动。当他颤巍巍抬起手指向那方长眠着先祖的墓地时,在场所有人都红了眼眶,滚烫的泪在眼眶里打转,千言万语都堵在喉头,唯有深深的凝望与默哀。祭拜仪式结束,宗亲们争相添加张裕亮的微信,"常联系"三个字说了又说,仿佛要将百年的疏离都细细补回来。临别时,村口的宗亲们自发列队相送,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一声声"常回来"的叮咛像线一样牵着心,张裕亮频频回首,每一步都踩着不舍,这份沉甸甸的情谊,早已深深镌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血脉相连的归乡路918

祭拜13世迁台祖裕业公

  座谈时,张裕亮轻声说起寻根的缘起,眼中满是感慨。2019年与客家梅州籍人林菁菁董事长的相遇,像一颗种子在他心中埋下了寻根的渴望。直到上月,得知香港研讨会后有赴梅州的行程,他毫不犹豫报了名,那时手中只有堂哥提供的迁台祖后裔在台湾的族谱。没想到出发前几天,整理母亲遗物时,那本尘封多年的族谱竟悄然出现——仿佛是先祖在天之灵的指引,轻轻拂去岁月的尘埃,泛黄纸页上的字迹依然清晰。百年前离乡的先祖,正透过这些文字,牵着他的手,一步步走回这条血脉相连的归乡路。

  (蕉岭县委台港澳办)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投稿邮箱:gdtb2024@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