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6个月宝宝耳道流脓不止 竟与鼻腔内藏的“毛肉球”有关

发布时间:2025-08-07 14:56:12

第1眼TV-华龙网讯(唐雨)8月6日,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获悉,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近日为6个月大的甘肃患儿妙妙(化名)做了“毛息肉”切除手术,术中,医生从其鼻腔深处切除了一个长约2厘米、带有毛发的“小肉球”,而它正是导致其左耳长达4个月流脓不止的“元凶”。

妙妙妈妈回忆,4个月前,妙妙左耳突然开始流脓,使用滴耳液却没有好转的迹象。在当地医院做了检查后,发现妙妙鼻咽部左侧长了“小疙瘩”,因当地医院不能处理,他们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

“从影像图上看,患儿鼻咽部的新生物从鼻咽部顺着咽鼓管,蔓延到中耳鼓室内,病例十分少见。”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苏述平介绍。

为给妙妙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立即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在对患儿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初步认为该患儿鼻咽部病变为良性的可能性较大,但仍需完善病理活检进一步确定。

手术由苏述平主刀,耳鼻喉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陈成、麻醉科主治医师史淑君、巡回护士唐旭协助。术中,医生将内窥镜由左侧鼻腔探入患儿鼻咽部,一个乳白色“肉疙瘩”清晰可见。病变组织与咽鼓管境界边界清楚,考虑根蒂来源于鼓膜内侧及咽鼓管鼓室口黏膜,最终逐步剥离病变组织,成功切除了这个大小为2厘米×1厘米的“毛肉球”。

术后病检揭开了“毛肉球”的真面目——毛息肉。苏述平解释,正是这个毛息肉肆意生长,导致鼓膜穿孔,才使得患儿耳朵流脓数月。据悉,术后两周,妙妙耳朵流脓的症状已消失。

据了解,毛息肉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良性病变,患病率约为1/40000。发病部位常位于鼻咽部和口咽部,毛息肉临床表现因部位及肿物大小不同表现各异,常因影响呼吸而在新生儿或婴儿期被发现,重者可导致呼吸窘迫或窒息。医生提醒,家长若发现孩子耳鼻口出现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