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齐鲁时空

水库防汛,如何算好平衡账

发布时间:2025-08-07 17:25:06

潍坊嵩山水库远景。(□张鹏姬光飞报道) □资料:方垒制图:于海员

■编者按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汛形势复杂严峻。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必须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年防汛工作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有关键担当、关键作为。即日起,本报“大众观察”栏目,推出“防汛第一线”系列报道,选取有代表性的点位,深入报道各地各部门在防汛工作中的真招实招、探索实践。

□ 本报记者 张梁

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近期山东多地出现降雨,省气象台8月5日1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暴雨来临时,作为现代水利体系核心枢纽的水库,如何保障库坝安全?汛情突发时,下游百姓如何应急响应?防汛与兴利之间,又该如何权衡?

近日,记者前往潍坊市临朐县嵩山水库,进行了蹲点采访。

台风“竹节草”逼近

水库迅速启动防汛响应

“截至21时48分,嵩山水库水位284米(海拔),距离汛限水位半米。汛期天气复杂多变,绝不能掉以轻心。”

7月31日深夜,台风“竹节草”逼近,48岁的夏振志再次披上反光雨衣,拿起手电,沿着大坝展开当日第三次巡查。作为嵩山水库运行维护中心防汛负责人,从业27年,他深知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水库安危。

不远处,嵩山水库防汛值班室灯火通明。4位值班人员正紧盯监测大屏,分析水位变化与实时降雨数据。“目前,全库区已实现物联网设备全覆盖,27个视频监控点、7个位移监测点、18个渗流监测点全部在线运行,配合3处雨量站实时回传数据,为调度决策提供精准支撑。”水库运行维护中心主任苏建钧说,“今晚我们就驻守在此,一有突发,立即响应。”

嵩山水库位于弥河支流石河上游,水库流域面积151平方公里,总库容5628万立方米,相当于47个大明湖。其下游地势低洼,历来是防汛重点区域。7月31日16时,省气象台发布台风和暴雨蓝色预警后,水库迅速启动防汛响应,全员进入战备状态。

巡查途中,距离大坝东头约650米处,夏振志停下了脚步。顺着他手电筒的方向,记者看到了主坝与副坝交界的地方。“这里在1990年汛期曾经发生管涌,所以到现在,我们每次巡查都会特别注意。”夏振志说。

在“人巡+智控”的双保险下,水库运行精度和安全性大幅提升。潍坊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水旱灾害科副科长孙淼表示,依托物联网和大数据,嵩山水库已初步实现“数智防汛”,未来将成为全省水库运管矩阵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游拦洪下游联防

“组织防汛工作最怕耽误时间”

驾车沿“齐鲁天路”临朐段环山而上,绕过摩天岭,便见水库静卧于群山之间。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高明贵介绍,作为一座建于1970年的老水库,嵩山水库承担着防洪、灌溉、供水、生态调节等多重任务,改变了5.8万亩土地“靠天吃饭”的命运。

在位于水库下游的南蒋村,年逾古稀的村民窦秀政回忆起50多年前的建设场景:“当年没机械,全靠人力修坝。”面对再度来袭的降雨,他淡然地说:“村里微信群早就通知了,安置点里什么都有。真要撤离,带上值钱的东西就走。”

这份“安全感”,源自库区防汛组织工作多年来的稳定运行。“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是许多基层水利工作者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高明贵曾在当地水利部门工作30多年,他坦言:“组织防汛工作最怕耽误时间,为了保障安全,一时落些埋怨也无妨。”

以南蒋村为代表的下游山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为把防汛工作做实做细,当地实行“乡包村、村包户”责任制:每村落实一名包村干部,负责汛期信息传达和人员核查;各村成立防汛抢险应急队,500人以下的村10人,500人以上的村15人,重点关照鳏寡孤独;同时建立起涵盖村干部、水库人员与应急机构的微信预警群,实现快速沟通、同步响应。

既怕水太多又怕水太少

寻找水利调度的动态平衡

“7月20日到22日,库区日均降水量超100毫米,三天下了相当于半年的雨量。”苏建钧介绍,从7月22日早上8点起,嵩山水库开闸调洪,最大流量达50m³/s,已持续半个多月。

“水放多了,灌溉供水可能不足;放少了,一场急雨就可能超限。”水库工程科负责人郭宝存说,防汛和兴利,就像跷跷板的两端,需要预判和平衡。

泄洪闸控制室里,郭宝存一边查看入库流量,一边调整调洪方案:“既要保大坝安全,又要留出后续灌溉的水源。”

既怕水太多,又怕水太少,这是水利工作者普遍的心理。“干水利多年,一到汛期就紧绷着。”潍坊市水利局办公室主任李杰感慨,“下雨怕成灾,不下又怕旱。”

翻看潍坊市水文图,405条河流纵横交错,531座水库星罗棋布,南高北低的地势造就了严峻的防汛格局——南部山区守山洪,北部平原防泛滥。

“如果说江河湖泊是大地上的动脉和脏器,那我们就是‘望闻问切’的医生,每座水库的管理都得‘一库一策’。”潍坊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朱振凯指着电子水系图说,“防汛与兴利,本就是永恒的博弈。”

如今,嵩山水库已停用水力发电功能,专注于防洪和供水。

水库西侧的摩天岭,曾是1952年版电影《南征北战》的取景地,如今成了徒步与摄影爱好者的热门目的地。库区还发展起蜜桃、猕猴桃、佛手瓜等特色农业,推动生态旅游发展。与此同时,水库承担起为新建的嵩山抽水蓄能电站供水的任务,成为绿色能源供给系统的重要一环。

“我们现在做的,是‘现代水利+生态资源+调蓄能源’的融合文章。”苏建钧说。

来源:大众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