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演艺集团——五大展板汇精品,艺韵三晋谱华章
步入第七届山西文博会展馆,山西演艺集团展区令参观者宛若沉浸在一座微型的艺术殿堂:现代简约的模块化几何结构层层叠立,模块间灯带流转、光影起伏,无声诠释着艺术的韵律。主背景墙LED屏循环播放的精品力作片段在环绕立体声的包裹中,瞬间将观众拽入“舞台中央”……
精心设计的空间,不仅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舞台,更是山西演艺集团在精品创作、文旅融合、品牌塑造及产业发展方面丰硕成果与澎湃创新活力的立体呈现,为文博会注入强劲的文艺动能。
灯带流转,经典剧目“活”起来
此次文博会期间,山西演艺集团的整个展厅以现代简约的设计语言为核心,通过立方体、长方体等基础形态的组合与堆叠,构建出层次丰富、灵活多变的展示空间。每个模块表面都嵌入高清屏幕、灯箱、图文展板,实现静态展示与动态影像的有机结合。“既能突出视觉冲击力,又能满足不同内容的展示需求。”山西演艺集团文博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从8月16日进馆布展开始,工作人员在搭建模块时就精心设计灯带的光影变化与模块的动态配合,这个设计巧妙地隐喻艺术深层的象征意义,又兼顾了美学价值,还突出了展厅的功能性与艺术性。同时,布展区LED屏循环播放经典剧目片段,将为参观者打造沉浸式的视听体验。
展厅中,五大主题展板,构成了剧目巡礼核心:从庭院沉浸剧《小二黑结婚》、实景演艺《苏庄往事》,到民族管弦乐《山西印象》;从斩获大奖的话剧《右玉》,到红色经典《初心之路》、方言轻喜剧《社区食堂》;从演出几千场的《再回延安》,到魔盒喜剧《新小二黑结婚》、神话儿童剧《山海经之应龙飞天》……展墙串联起近百部力作,全景呈现山西演艺集团“百花齐放、协同发展”的创作生态,彰显山西文化事业的蓬勃生机与创新活力。
硕果盈枝,十余载砥砺深耕
山西演艺集团自2011年成立以来,依托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已成为全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生产的主力军。旗下汇聚省歌舞剧院、省话剧院、省曲艺团、省交响乐团等8家子公司,十余年硕果累累,成为闪耀三晋、走向全国的文化名片。
多年来,集团深挖本土资源,推出三大类精品:红色题材作品《火花》《初心之路》《东征》等屡获国家级奖项;文化根脉之作《黄河》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三把锁》两获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山西好风光》《寻根大槐树》奏响三晋韵律;探索多元发展的方言轻喜剧《社区食堂》、生肖儿童剧《无敌鼠大侠》以生活化表达赢得市场,话剧《右玉》更荣获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共有近50个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彰显创作实力。
近些年,山西演艺集团积极响应“两个转型、文旅先行”战略,发挥资源优势进军旅游演艺,先后在高平苏庄喜镇推出《小二黑结婚》《苏庄往事》等情境体验剧与沉浸式演出。同时,还联动五台山、太原影都打造旅游演艺,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共生共荣。集团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常年开展“送戏下乡进村”“文瀛大舞台”“学府艺苑”“三送三进”“高雅艺术润民心”百场交响乐演出等惠民活动;精心培育“天下黄河”“好悦来”剧场等演艺品牌。2024年全年演出2250场,吸引观众55万人次,并赴摩洛哥、西班牙、日本等国演出,推动三晋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持续创作,推新作磨经典耕品牌
本届文博会期间,山西演艺集团承办的“山西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也将持续至9月23日。其间,有10部革命题材精品力作将在山西大剧院、太原工人文化宫等四大剧场免费连续演出20场,涵盖话剧、戏曲、舞蹈史诗等多种形式。同时,山西演艺集团也将发布重点创作与展演计划——创排民族歌剧《太行颂》,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深挖三晋文脉,推出大型交响传记《关公》、音乐歌舞剧《爱的建证》;创作民族管弦乐《中华》、排演话剧《社区食堂变奏曲》等。
接下来,山西演艺集团将继续深度打磨《于成龙》《晋绥儿女》《黄河》等经典剧目,持续推动明星版《立秋》等剧目的全国巡演。同时,惠民工程将构建全域演出网络,继续深耕品牌,全年常态化运营“学府艺苑”“文瀛大舞台”等惠民工程,高质量完成“文艺轻骑兵文化援疆”专项演出,落实“山西省2025年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工程。
从文博展台的光影律动,到黄河之滨的实景交响;从惠民剧场的欢声笑语,到全国巡演的铿锵足音,山西演艺集团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蓬勃的创新活力,生动践行着“创机制、强管理、聚人才、出精品、赢市场、优服务”的发展理念。本次文博会,是其阶段性成果的一次立体化、沉浸式汇报。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李霈霈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