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头条

南方日报评论员:努力打造商业航天发展集聚区和创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5-08-21 14:57:42

8月19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年)》。这份涵盖7大领域21条具体举措的政策文件,不仅瞄准卫星星座、火箭研制等核心环节,还立足广东终端应用优势,着力打通“星箭研制—发射服务—卫星应用”全链条,为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集群按下了“加速键”。

商业航天是推动航天产业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力量,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造商业航天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航天的技术辐射面广、产业带动力强、关联产业多、产品附加值高,能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技术产业发展。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商业航天的深远意义,深入研究商业航天的发展规律、技术路径、产业方向,抢抓“黄金机遇期”,支持和鼓励产业进一步做大、做深、做强,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广东是全国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科技创新大省,资源要素密集,人流物流畅旺,商业航天发展基础良好、优势突出。从产业链完整性看,广东拥有运载火箭、卫星生产制造及应用的领军企业,以及成熟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和活跃的创投生态,产业链企业的竞争力排在全国前列;从空间布局看,广州汇聚了中科航宇、吉利航天等航天领域头部企业,深圳在卫星导航终端整机研发和生产领域的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从创新要素看,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排名全国第一,拥有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等“国之重器”,拥有一批国际一流高校,能够为商业航天产业持续输出人才……广东商业航天已经起飞,各地要立足自身优势,坚持把发展商业航天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来抓,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区域特色鲜明的商业航天发展集聚区和创新高地。

打造商业航天发展集聚区和创新高地,改革创新是核心驱动力。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落实企业研发支出100%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要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对新获批的省重点实验室,按照规定给予一次性资助;对符合条件的新型研发机构,按规定实施进口仪器设备免税政策。要加快商业航天技术转化应用,开展商业航天专利导航及专利数据库建设,从技术发展趋势、产业创新路径、创新主体分布、专利成果转化运用等维度为商业航天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提供支撑。

打造商业航天发展集聚区和创新高地,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至关重要。具体讲,要支持火箭、卫星、关键系统部件及应用终端产品纳入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与推广应用政策支持范围,并按规定享受奖励;支持卫星应用终端产品及零部件批量制造,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生产工艺条件及辅助设施进行改造、更新和提升,将符合条件的新增产线或产线升级改造纳入省级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范围;围绕全省“双核多点”商业航天产业空间布局,鼓励各地市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

打造商业航天发展集聚区和创新高地,科教融合是关键。一方面,要加强领军人才引育,对在国家和省级商业航天重大工程和项目中作出突出贡献、实现技术突破的高技能人才,纳入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信息库,深入实施“广东技工”工程,对符合条件的商业航天制造业项目单位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另一方面,要加大应用型人才培育力度,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成立空天技术领域的研究院和联合实验室,支持企业与院校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商业航天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发展商业航天,广东有基础、有潜力、有优势。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思想认识上再统一、政策支持上再创新、工作机制上再优化,充分发挥广东终端应用场景丰富、产业配套齐全、市场机制完备等优势,为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作出广东贡献。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投稿邮箱:gdtb2024@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