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小炒的“燎原之势” 一锅一铲何以炒出千店万岗产业链
在繁华的江苏昆山街头,一家名为“赣小滋”的江西小炒餐饮店门口排起长队,主理人是一名“80后”宁都小伙赖智敏,他的志向是用5年的时间,在全国布局超过1000家“赣小滋”门店。而在800公里以外的江西宁都,赖智敏的师父,宁都菜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春能正和往常一样,在直播间里认真讲述宁都大块鱼的做法。他们的故事并非孤例——如今,这家来自赣南山区的宁都小炒,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超3000家门店在异乡飘散着熟悉的香味。无数“宁都厨匠”用一锅一铲,炒出了一个庞大产业生态链,吸引6万余人从业,年营收突破60亿元。
文/图 张祖珍
从“宁都厨师”到“宁都军团”
宁都菜的突围,始于对人的深耕。曾几何时,“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担忧困扰着李春能,甚至家人也对他的倾囊相授感到不解。但李春能坚信:“好手艺要传下去,就是要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宁都菜,喜欢上宁都菜。”如今,年逾五旬的他,不但在线下收徒传艺,还在线上开设直播间。盛夏的傍晚,走进李春能的门店,看见他额头冒汗站在直播镜头前,毫无保留地细致讲解宁都大块鱼的做法,吸引了网上天南海北的观众。还经常有人在直播间专门询问他的店铺地址,想尝一尝原汁原味的宁都菜——这恰恰打消了“饿死师傅”的疑虑。事实证明,技艺的传承,非但没有挤占他的空间,反而让更多人循着香味寻觅源头。
除了“老师傅”传帮带,“宁都军团”的根基,还深深扎在宁都技师学院的教学中。“烹饪专业是学校最炙手可热的王牌专业,年年提前满员,一位难求!”宁都技师学院院长陈式平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给予宁都厨师培训及推广宁都菜大力支持,从2014年以来,宁都县委、县政府投入7亿元建成宁都技工学校,2022年升级为宁都技师学院,2023年追加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推动宁都厨师培养和推介。“从2022年以来,宁都技师学院举办了205期厨师培训,总共培养了11192名厨师。”陈式平表示,如今这些从宁都技师学院走出来的厨师,已经在全国各地开店掌厨。
从“富硒地头”到“火热灶头”
江西小炒看赣南,赣南小炒看宁都。这句越来越响亮的餐饮界评价背后,正是宁都县“富硒地头”撑起的坚实根基。根据自然资源部门的监测,宁都地处赣南富硒土壤带,部分区域土壤中天然硒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土壤。这片富硒的特殊水土,建有257个蔬菜基地共6万亩,年出栏宁都黄鸡1亿羽,这些地道食材造就了“宁都小炒”的味觉灵魂。
“在启动‘赣小滋’连锁品牌餐饮之前,我先和朋友们在昆山开了一个4个包厢的私房菜馆,目的是收集顾客对宁都菜的意见和建议。私房菜馆用的是宁都本地的食材和厨师,得到的数据,八成以上的客人认为宁都菜好吃,所以让我更加坚定开连锁店的信念。”在经营私房菜馆的时间,赖智敏就深刻意识到食材的重要性。“鲜辣宁都菜,好吃人人爱。鲜辣是宁都菜的特点,要保证鲜,首要就是要保证食材道地,产自宁都。其次是物流要快,最好能当天到达。”
带着这个念头,赖智敏和另外两个合伙人成立了“四季寻味”食材供应链公司,如供血般将富硒辣椒、鲜嫩蔬菜、地道三黄鸡等核心食材,精准送达江苏昆山门店,并希望将宁都食材供应给分布全国的3000余家宁都小炒门店。
从“有品无牌”到“富硒远征”
“政府的支持,对宁都菜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一个产业的发展,还是要通过市场的检验。宁都菜产业发展到现在,面临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有品类无品牌。”赖智敏坦称,宁都菜虽以“鲜、辣、香、纯”闻名,尤其依托本地富硒水土滋养的蔬菜与禽畜等食材,风味别具一格。然而,长期以来经营主体多为“夫妻档”“兄弟店”,规模小、分布散、标准不一。做宁都菜的门店虽然有几千家,但品牌影响力薄弱,这也是阻碍宁都菜走向更广阔市场的最大瓶颈。
“在厨师人才培养上,我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师资力量不足,来讲课的大多是兼职的厨师,他们往往都在大酒店大餐馆掌厨,有的甚至是多家连锁店的老板,因为时间和待遇等多种因素,基本上都是抽空来学校讲课的。”对于如何更好推动宁都菜产业发展,陈式平认为,相关部门除了在人才政策上再给予倾斜外,还要在应对供应链成本攀升、物流痛点、异地人才储备不足、品牌监管等连锁扩张伴生挑战上给予支持。
记者手记
破局之道远在铁锅之外
宁都县新闻宣传导师 张祖珍
从李春能用手中锅铲将厨艺倾囊相授,到宁都技师学院里炉火的系统锤炼,再到赖智敏品牌战略的前沿探索,“宁都小炒军团”的崛起展现了一条清晰路径:深厚的技艺根基、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拥抱时代的品牌意识。这支由6万双勤劳双手托举起的“宁都小炒军团”,不仅“炒”热了千家万户的餐桌,更“炒”出了一个年产值60亿元、生机勃发的产业。但与此同时,宁都菜“有品无牌”、师资人才短缺、供应链成本上升、品牌监管等挑战也迎面而来。破局之道,远在铁锅之外。在赖智敏的“富硒远征”计划中,将以“富硒”为矛开展“五年千店”的“远征”,刺破同质化竞争;以“标准化”为盾,筑牢品质底线;以“人才生态”为引擎,驱动宁都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大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