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济南资讯

趵眼|西行千里,济南在雪域高原的“援”与“缘”

发布时间:2025-08-25 11:20:21

  一路西行,攀上高原。在珠穆朗玛峰脚下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白朗县,济南在这里有着跨度三十年的援藏情缘。

  对口支援西藏,是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1995年,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相关工作安排,济南对口支援白朗县。三十年来,济南援藏工作队已先后派出10批共228名党政干部和技术干部,实施援藏项目278个,推动白朗县经济跨越式增长,成为西藏的蔬菜强县、农机大县、青稞优县和援藏名县。

  不久前,济南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人才接过了前人的接力棒,远赴雪域高原建设“第二故乡”。

  8月19日至20日,济南市党政代表团到西藏白朗县考察调研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交流学习,深化对口支援,共商合作事宜。其间,不仅召开了济南市对口支援日喀则市白朗县座谈会,代表团成员更是深入乡村、学校察看成果、现场问需。

  横跨千里,共进三十载。当时间的指针转到当下,济南又将如何以更精准的产业赋能、更温暖的民生答卷、更深度的情感交融,在雪域高原续写两地之“缘”,助力白朗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高原之上,三十年情深

  济南与白朗,“牵手”已有三十年。

  1995年的那个夏天,济南首批援藏干部从趵突泉畔启程远赴白朗。他们或许未曾想到,这一脚踏下的,是三十载接力相传的深情,是“缺氧不缺精神”的誓言在雪域生根的开始。

  从此,一批批济南援藏干部人才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援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扎根雪域高原、倾情奉献白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科学指引下,济南援藏工作不断深化拓展。30年来,济南市从人才、资金、项目、技术全方位发力,实施援建项目278个,为白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刚刚圆满完成三年光荣使命的济南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轻重缓急”,聚焦群众最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实施了一批补短板、强弱项、暖民心的精品工程,显著增强了白朗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个多月前,济南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人才从泉城济南来到千里之外的雪域白朗,正式开启了新一轮对口支援的征程。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迅速完成角色转换,克服高原反应等重重困难深入全县11个乡镇开展实地调研,系统理民生领域短板弱项,科学谋划“十五五”重点援建项目,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为接下来三年援藏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比如,他们在海拔4500米的者下乡调研时,了解到当地牧民存在吃新鲜蔬菜难的问题,部分牧民在乡政府的引导下在房前屋后建了大约10平方米阳光温室小棚,能够种植出满足日常生活的新鲜蔬菜。工作组集体研究后,联合乡政府推广该种植模式。预计项目落成后,将满足当地牧民的日常蔬菜需求。

  正是这类“小而美”的项目,实实在在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产业筑基,注入发展动能

  走进白朗县彭仓村村史馆,一个摆放着各类蔬菜水果模型的展台位于展厅C位。

  正是蔬菜产业帮助这个村庄走上了致富路。

  作为济南援藏于1998年开创性打造的第一个蔬菜产业村,彭仓村在果蔬产业的发展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济南援藏干部人才大力推动下,彭仓村依靠发展果蔬产业,开启了由穷变富的小康之路,2011年成为白朗县第一个人均收入“万元村”,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7万元。

  与村史馆一墙之隔,一排排果蔬大棚整整齐齐,而里面的辣椒苗长势喜人、西瓜已经挂满藤蔓……经历了规模从小到大、品种从劣到优、特色从无到有、技术从弱到强、效益从低到高的艰难发展历程,如今彭仓村现有温室大棚174座,果蔬种植面积74.34亩,平均每户有4座以上大棚,每棚年平均收入2万元。

  蔬菜产业正是济南推动白朗经济发展的“甜蜜引擎”。济南制定《白朗果蔬产业三年行动方案》,投资3550万元将县蔬菜公司打造成多功能产业标准化园区和“统购统销”的龙头企业,最大限度服务当地种植户。另外,还投资1476万元改造了老旧大棚。

  在济南援藏持续30年“泉润雪域”工程里,白朗县从种植老三样:土豆、萝卜和白菜,蜕变为西藏最大菜篮子,“西藏蔬菜看白朗”的名片越擦越亮,蔬菜收入也让高原人民的钱包鼓起来了。

  民生温润,增添幸福指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教育、医疗,这些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事牵动着援藏干部人才的心。

  在白朗县中学,学校里原本不平整的水泥篮球场已经被改造成塑胶篮球场,学生厕所不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教学楼、宿舍楼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这正得益于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白朗县中学改扩建项目,是济南援藏工作组重点的教育援藏项目之一。

  不仅如此,一批批来自济南的优秀教师也来到高原,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帮助当地学子提升成绩,让他们的未来有了更多可能性。而在济南西藏中学“白朗班”,来自白朗的学生从高原来到济南,享受小班化教学与现代化教学设施。

  在医疗方面,济南市援藏医疗队员深入白朗县医疗卫生一线,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了巡诊、义诊等多种形式的帮扶工作,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还通过培训、带教等方式,提升了当地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未来,济南还将充分发挥济南教育医疗资源集聚优势,加大教育、医疗等领域支援力度,深化“组团式”帮扶,加强医护人员交流学习,深化远程会诊和线上培训工作。持续做好白朗县教师线上培训,和到济跟班学习工作,办好济南西藏中学“白朗班”,以一流师资、一流设施、一流教学培育一流学生、一流人才,为白朗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风从泉城来,吹过雪域的山岗。三十年,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瞬,于济南和白朗却是携手攀登的壮阔征程。回望来时路,济南援藏以“实干”为墨,书写了跨越山河的担当。新征程上,泉城将继续立足白朗所需、济南所能、群众所盼,让格桑花与泉水交响的乐章,在喜马拉雅群峰间永恒回荡。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稿件由济南市台办 济南市港澳办提供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