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鄂台情缘

第九届“台湾青年看武汉 魅力江城随手拍”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6 11:13:15

  8月12日至21日,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局、武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武汉台资企业协会主办的第九届“台湾青年看武汉 魅力江城随手拍”活动在武汉开展。80余名台湾青年怀揣期待,以“青春之约 创享同行”为主题,分科技、创客、人文、生态等小组开启十天深度体验,用镜头捕捉武汉多元魅力,沉浸式感受这座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活力与深厚底蕴。

  开营聚首:青春启航明初心

  8月15日,活动开营仪式正式举行。国务院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朱凤莲出席致辞,肯定活动对两岸青年交流的积极意义,寄语台湾青年达成“三个认识”——认识武汉“九省通衢”的凝聚力与英雄本色,认识大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认识两岸“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声,并建议通过“看电影、逛菜场、徒马路”感知真实武汉。

  仪式现场,两岸青年同台朗诵《乡愁》、合唱《中国人》,深情互动点燃全场氛围。

  开营后,全体营员共同观看历史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台湾中华两岸青年文化科技交流发展协会会长刘艾琳感慨:“和平是先辈用热血换来的,这段历史必须铭记。”

  创客赋能:光影创作促交流

  开营前夕,活动聚焦新媒体技能提升,邀请专业摄影人士、两岸资深媒体人分享短视频创作理论与实操技巧,现场一对一解答疑问。营员随后分组实操剪辑,完成作品后开展交流展示;在汉优秀台青代表、映未来MCN博主张友维分享自媒体创业经历,林小琦、王琨精等营员代表也交流从业心得,氛围热烈融洽。

  来自台湾台北、2015年便来汉发展的台青庄慧怡,十年间从剧场幕后逐步转型至线上运营。此次她专程前来旁听交流座谈会。 谈及感受,她表示,此次实践分享“干货满满”,对自己的运营工作启发极大,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好几页。

  座谈间隙,营员登上长江荣耀号、夜游黄鹤楼,饱览江城夜景;游轮上,众人还为台湾青年刘世鑫与大陆姑娘施思送上新婚祝福,长江见证下的跨海峡爱情,成为两岸情谊的生动注脚。

  科技探新:产业前沿寻突破

  在武汉映未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营员以“交流+实践”模式开启短视频创作深度体验。台青代表张友维结合自身从二次元博主到MCN机构合伙人的经历,分享账号定位、内容策划技巧,详解大陆自媒体行业现状与平台生态,强调“从0到1做账号,关键在敢于尝试”。

  实操环节中,各组完成作品后,张友维逐一指导,既肯定创意亮点,也提出“优化转场节奏”“增加表情特写”等具体建议,现场传授机位转换、剪辑技巧。

  来自台湾彰化的自媒体从业者王琨精感叹:“大陆自媒体发展太迅猛!”他计划用10部视频记录此行,“希望吸引更多台湾青年来武汉看看”。

  此外,营员还走进长飞光纤、小米汽车武汉总部、低空经济与智能科技企业,感受武汉产业创新实力。

  首次来汉的台湾青年林佳仪体验空中外卖后直呼新奇:“AI无人驾驶汽车平稳行驶,这些在台湾都没见过,一定要推荐家人来体验。”

  生态溯源:长江脉络识古今

  活动以武汉码头文化为核心,邀请城市史研究专家王汗吾带队,80余名台湾青年沿长江探访平和打包厂、龙王庙、招商局长江历史文化中心、金控国家粮食现代物流基地等点位,感知码头文化的古今变迁。

  在龙王庙江堤,台湾中正大学学生江品萱被“市民江中游泳、古今景观相映”的生机打动;首次来汉的王琨精初见长江,直言“真切体会到它孕育文化与经济的实力”,走访后更生出“回家的感觉”,并认为平和打包厂的活化利用为两岸历史建筑保护提供借鉴。

  台湾青年吴宗融则点赞武汉“枢纽地位”,称从走访和专家讲解得知武汉如同辐射中心,串联起各地多元元素,再加之货运枢纽的有力支撑,如今已成为兼具实力与活力的城市,赞武汉“这种多元融合的城市极具吸引力”。

  在华中贸易服务区一带一路国家馆,江品萱表示,以往课程也有涉及“一带一路”,此次探访让她对武汉“长江经济带关键节点”定位有了更鲜活认知。

  人文寻根:古今交融品江城

  活动期间,营员走进归元禅寺、杨泗港长江大桥与九州上医馆,在古刹、大桥与中医中感受武汉人文魅力。

  “仰望阁楼屋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很精美,”台湾青年蔡聿婷对圆通阁的传统榫卯工艺很感兴趣,还展示了自己拍摄的屋檐细节,“拍出来也很漂亮。”

  即将就读北大博士的台青林怡贞捕捉到货轮驶过杨泗港大桥的画面,直言“比网上看的雨帘奇观更震撼”。谈及中医体验,林怡贞提到台湾年轻人流行的“赛博养生”,认为中医理疗极具吸引力,她也期望台湾年轻人有机会多来大陆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悟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亲眼看到大陆的活力与包容,也可以减少一些隔阂与误解。”

  台湾高中生马宏颖则期待“夜晚大桥亮灯的样子”,称 “这里太适合拍照打卡”。

  除此,营员还探访中国建筑科技馆、长江视听微短剧产业基地与武汉大学。在中国建筑科技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纪实展馆,请战书、红手印维保志愿书等展品,让营员深刻了解武汉抗疫历程。台湾智永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凯元感慨:“今天才懂‘中国速度’背后是无数人的坚守,武汉是座英雄城市。”

  艺连两岸:翰墨同心叙情谊

  本次活动中,一组特殊的台湾朋友格外亮眼——他们是来自台湾台中市身心障碍艺术发展协会的成员,以艺术交流为核心参与行程。在汉期间,他们不仅随队探访武汉历史古迹与艺术场馆,更与武汉市残疾人文联的艺术家们专场相聚,通过非遗技艺展示、联合书画创作、同台文艺演出等形式,以艺为媒,共叙两岸同胞的深厚情谊。

  活动期间,随手拍营员、汉台残疾人艺术家及各界爱心人士100余人,共同相聚平和坊广场,开展“手绘和平・鸽舞江城”联谊活动。现场,台湾无障碍旅游发展协会社团法人郑淑匀创作的三幅和平鸽主题画作,凭借灵动笔触与温暖寓意备受关注。在和平鸽放飞环节,她难掩感动:“看着鸽子展翅,仿佛自己也一同飞翔,这不仅是画面里的美好,更寄托着我们期盼两岸和平、情谊绵长的心愿。”

  结营话别:硕果满载盼重逢

  结营现场,营员制作的视频在大屏播放——长飞光纤的科技密码、昙华林的人文烟火、阳逻港的枢纽活力、杨泗港大桥的生态画卷,每一帧都是台青的武汉记忆。主办方随后颁发“优秀营员奖”“同心聚力奖”及视频类奖项,获奖代表登台分享感悟。

  “从拍摄技巧座谈到参访企业、感受人文风情,每个环节都收获满满。”视频作品三等奖得主张博勋说,活动让他深悟武汉发展与文化底蕴,更在协作创作中实现成长。

  二等奖得主、台湾青年林筠凯则坦言,十天里打卡景点、走进科技企业,多元体验让他对大陆发展有了新认知,“感谢活动让我们触摸真实武汉”。

  首次来汉的视频作品一等奖得主林怡贞分享:“此行充实又惊喜。”探访古迹、产业园、体验中医馆,让她感知武汉的历史厚度与发展活力,“昨天还特意抽空乘坐了空轨列车,打卡了网络上热门的黄鹤楼红墙……”。她表示武汉的魅力远超预期,很感谢这次机会结识众多新朋友,未来一定会推荐更多台湾朋友来汉,也期待自己能再次到访。

  王琨精对辛亥革命博物院印象深刻:“展览照片是儿时课本记忆,这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历史。”他直言,此次活动让他更深刻体会两岸同根同源的联结,“台湾青年要多来大陆,未来两岸定会有更紧密的合作”。

  台湾青年刘世鑫与新婚妻子施思,特意空出时间到武汉山海关路体验“过早”文化:刘世鑫排队选购比脸大的鸡冠饺、热乎的汽水包、筋道热干面等特色早餐,还现场解说“早闻武汉是美食之都,排队再久也值!”他直言武汉人的热情很暖心,已通过视频分享武汉见闻,未来也会持续传递大陆美食与文化,盼以接地气的分享让更多两岸朋友看见真实武汉,让两岸交流更贴生活、更有温度。

  十天青春之约落幕,两岸青年以镜头为媒,记录武汉创新活力,播下交流合作种子。这场跨越海峡的相聚,不仅让台湾青年读懂武汉,更凝聚起两岸青年携手前行的力量,期待未来再续江城之缘,共赴创享新程。

  (湖北省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