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如何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重庆这样做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既是国家赋予重庆的重大机遇,又是一份催人奋进的沉甸甸的责任。
重庆如何持续推进培育工作?在8月27日举行的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四周年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章勇武就此回答了记者提问。
章勇武表示,重庆将紧紧围绕建设“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谋篇布局、统筹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将“引育结合”加快集聚高端消费资源。
加强政策引领,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引育国际知名品牌和全球优质服务,促进高品质消费资源集聚。同时,依托重庆产业优势,做强消费品工业,聚力培育地域消费品牌,提质消费供给。持续提升会展能级,拓展西洽会等国际展会功能,培育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中新金融峰会等特色会议,既加强以会招商,又促进高端消费群体积聚,不断厚植消费基础。
——将“融合创新”打造巴渝特色消费名片。
深化商文旅体消费深度融合,持续做靓“不夜重庆”“山水旅游”“美食之都”“生态康养”“户外运动”“文化消费”等消费品牌,拓展发展“老字号”“非遗产品”“渝伴礼”等特色消费品牌,清单化招引“世界名品”,提质消费新供给。
——将“对标国际”构建品质多元消费载体。
编制商业空间规划,构建清晰的多元消费场景体系,利用新加坡乌节路等国际资源,助力推动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提质创建世界知名商圈,尽快建成中環万象城、寸滩国际新城等消费新地标,新培育一批“江崖街洞天”消费新场景,新建设一批便捷舒适的“15分钟商业服务圈”,增强品质消费承载力和吸附力。
——将“优化提升”营造近悦远来消费环境。
依托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优势,发挥国家物流枢纽作用,增开更多国际航线,提升入境人员来渝便利度和全球消费品中转集散水平。
实施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行动,大力推进离境退税、入境支付便利化、双语标识改造等工作,强化诚信经营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心、放心、舒心”消费环境。
统筹开展“渝悦消费·全域全季消费潮”系列活动,持续举办国际消费节、不夜重庆生活节、成渝双城消费节等重点活动,办好今年“重庆·新加坡周”活动,集聚品质商品和服务资源惠民促销,全域营造浓厚的消费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