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个月,江苏外贸跑出“加速度”……
最近,江苏7月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其中,作为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数据颇为亮眼。
“北京西路瞭望”梳理:今年前7个月,江苏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增幅较全国高1.7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2.9%。其中,出口2.21万亿元,增长9.3%;进口1.1万亿元,下降2.1%。
具体落到各设区市,亮点更多,“江苏造”热卖全球。譬如,今年1—7月,苏州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53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出口9589.9亿元,同比增长7%;常州1—7月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114.2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居苏南首位、全省第三;1—7月南通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353.1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位,这也是南通外贸进出口连续第四个月保持高位运行;在扬州,今年前7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30.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4%,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从前7个月的外贸“成绩单”来看,卓越的机电产品成为外国购买者的“心选pick”。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江苏出口机电产品1.52万亿元,增长10.7%,拉动全省出口增长7.3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9%。其中,电工器材、船舶分别出口1361.6亿元、740.6亿元,分别增长21.3%、32.1%;“新三样”产品出口1033.4亿元,增长7.1%。
在江苏各设区市已公布数据里,同样能感受到“江苏造”的含“新”量不断增长:
前7个月,苏州出口机电产品7455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市出口总值的77.7%;
常州前7月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193.7亿元,增长20.7%,拉动全市出口增长2.3个百分点;
7月,南通机电产品出口132亿元,增长42.6%,占出口总值的55.9%。其中,电工器材、船舶及海工平台、集装箱、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83.6%、121.7%、70.3%、28.3%,合计拉高全市整体出口增速19.6个百分点;
前7个月,扬州机电产品出口408.6亿元,增长11.1%,占出口总值的68.6%。其中,船舶、平板显示模组、集装箱分别出口106.4亿元、27.6亿元、17.4亿元,分别增长35.6%、105.6%、26.4%。
再来看看谁是“江苏造”的主力购买者。
数据显示,江苏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比重提升至近五成。前7个月,江苏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1.64万亿元,增长10.2%,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4.8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9.7%。对东盟国家进出口5946.8亿元,增长21.2%。同期,对欧盟进出口4678.3亿元,增长3.3%。
各设区市的贸易“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容:今年前7个月,苏州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802亿元,同比增长14.3%,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5.9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进出口2912.5亿元,同比增长26.2%;
前7个月,扬州对东盟进出口87.7亿元,增长19.4%。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05.2亿元,增长13.3%。其中,出口274.2亿元,增长17.3%;
7月份,南通对东盟、欧盟进出口分别达53.2亿元、52.3亿元,增幅分别高达47.9%、21.9%。
……
江苏制造畅销海外,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压力下,这份“亮眼”来之不易,离不开各地“勇争先”的探索和实践。“北京西路瞭望”发现,“江苏班”的同学们正在通过海关助力、通道拓展、模式创新等服务,持续增强贸易自主性。
譬如在连云港,仅7月以来,当地就相继开通“连云港—阿尔汉格尔斯克”“连云港—海防—胡志明”两条国际新航线,进一步优化了全球航线布局。此外,在强化货源组织上,连云港不仅顺利开通了“灌河港区—纳霍德卡”件杂货运输通道,成功首航“徐州—连云港”集装箱海河联运外贸CCA(全程提单)业务,同时促成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铁路装卸场站接卸首批铁路商品车。
今年,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总值持续上升。为助力高新技术企业更好地“走出去”,今年以来,常州海关推出多项便利化举措,如智慧化通关、智能化监管、精准性政策服务等。同时,常州海关靠前梳理重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清单,收集整理主要出口国家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开展技贸预警,并对重点企业定期开展通关辅导。
没有机场的苏州,空运一直是短板。为了方便货物运输,今年,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航空前置货站——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设立。企业货物下线后有前置货站专车直接上门提货,省去了所有中间环节。单票货物费用节省甚至超30%,原本需要2—3天的通关流程压缩至1天内。预计今年苏州将有超1500吨出口空运货物从这里出发,“飞”向世界。
南通则打出“政策牌”。上半年,南通海关通过落实东盟、RCEP、中新、中智等十余项优惠原产地政策,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20340份,签证货值8.66亿美元,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此外,南通海关持续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推广“7×24小时”预约通关、预约查验、抵港直装、船边直提等惠企政策,将企业整体通关时间压缩95%以上,为“南通制造”出海按下“加速键”。
“十四五”即将收官,相信江苏定能保持奋进势头,书写更加精彩的高质量发展答卷,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整合|陈珺璐 徐睿翔
来源:新华报业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