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纵横山西 > 山西新闻

又是一年丰收季 果香葡甜串起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9-01 15:00:17

  早秋时节,暑气渐消,瓜果的甜香早已浸透田间地头。沿着乡间小路走进太原市南张村盛旺种植专业合作社,密密麻麻的翠绿大枣将树枝压弯;不远处的西梅园里,西梅沉甸甸缀满枝头,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

  老把式钻研出“新技术”

  “西梅‘一年栽树、二年挂果、三年丰产’,我们这一亩地就种了四个品种、三百多棵树。今年是第二年挂果,产量比去年翻了好几番,估计九月中下旬成熟后,能收1万多斤,有4万多元收入!”合作社负责人杜铁柱站在果树旁,轻轻抚过挂满果实的枝条,眼里满是欣慰。

  这片7亩的果园,堪称杜铁柱的“百果试验田”。除了丰产的西梅,1亩枣地里藏着不少“新花样”——新引进的蟠枣不仅有普通冬枣的脆爽,还多了层酥感,苹果枣和冰糖枣同样令人期待。再往里走,桃子、车厘子、“恐龙蛋”杏李、红富士苹果、红星苹果、石榴等果树错落有致,实现了从初夏到深秋,月月有鲜果可摘。

  从16岁拿起锄头算起,杜铁柱与泥土打交道已有57个年头,手上的老茧里都藏着种植的门道。为了种出好果子,他从没停下学习的脚步。“以前凭经验种,现在得靠技术种,果树枝条单轴延伸就是学来的本事,这样让每根枝条都能晒到太阳、通上风,结出的果实甜度才够,品相也好。”

  靠着这股钻研劲儿,合作社成立短短几年,就把昔日的普通农田变成了“聚宝盆”。“今年园子里的各类水果算下来,总收入预计能有7万元,下一步打算弄个醒目的招牌,让城里人来体验摘果的乐趣,拓宽增收渠道。”杜铁柱望着满园果实,充满了干劲。

  沃土孕育甜蜜产业

  南张村有着悠久的果树种植历史,鼎盛时期千亩果园连片成景。发源于天龙山的柳跖河冲积出肥沃的沙质土壤,为水果带来了高糖度和优越口感的天然优势。

  与合作社相邻的一处家庭农场,同样弥漫着醉人的果香。游客穿梭其间,采摘尝鲜,园主杨振清一家虽然忙得团团转,脸上却始终洋溢着笑容。

  今年71岁的杨振清已有50多年果树种植经验。如今他与老伴、儿子、儿媳共同经营着这座20亩的生态果园。园内果树不施用化肥,采用EM菌和羊粪来增强土壤肥力、防治病虫害,才造就了这满园的甘甜味美。

  “果园最受欢迎的是辽峰葡萄,目前已陆续成熟,每年成熟期都会吸引一大批游客前来采摘。西梅也再有一二十天就都成熟了。”杨振清笑在眉头,甜在心头。

  “以前靠摆摊,现在靠网络!”儿媳阎晶晶说,她通过抖音发布果园日常,吸引不少外地客商下单,每天至少有十几批游客专程前来采摘。

  从杜铁柱的合作社到杨振清的采摘园,老把式传承农技,新农人借网拓路,沙质土壤里的甜蜜产业,正串起南张村乡村振兴的新故事。

  山西新闻网记者冯耿姝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