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 抓发展 | 支持湿地修复 这家渝企探索企业参与生态修复新模式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青山如黛,碧水如画。在梁平三清湿地公园,正描绘着一座城市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记者从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重啤”)了解到,该公司在梁平区、城口县支持修复的生态湿地已全部建成。
作为重啤“长江流域水回馈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是实现“零水浪费”目标的重要举措。项目通过支持湿地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完成湿地近自然修复,同时实现湿地净化生活污水、补充自然界水资源、保护本土生物多样性等多重生态效益。
截至2024年底,项目实现水回馈量超233000立方米,修复湿地面积11700平方米,惠及周边居民14000余人。
以梁平三清湿地公园为例,该公园位于梁平区云龙镇三清村境内,总占地面积25亩。湿地公园的水源主要来自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通过湿地规划与设计,该区域出水口水质长期优于地表三类。
去年,重啤联合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对该地区湿地地形进行微调及湿地植被水生生物种群优化,扩大河道缓冲带的湿地面积进一步提升湿地净化功能。
同时,项目对湿地内的植被进行了更新,生物沟内匹配了20余种具有较高水质净化功能的水生植物,如美人蕉、睡莲等;生物沟坡岸则增加了10余种本土观赏植被,如蔷薇、红枫、红叶石楠等;生物沟内还投放了白鲢、鳙鱼等鱼类,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生物群落结构,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水体的自然生态。
“该项目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优势,遵循湿地净化水质的自然法则,构筑河流缓冲带并种植具有净化作用的水生植物,经过沉淀池、曝气池、生态净化池、渗滤坝以及长达1.5公里的生物沟回水池等多层次净化处理,实现水体自净。”重啤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位于城口县河鱼乡平溪村的城口山地小微湿地,通过新建管道汇集周边民居生活污水,打造泡泡湿地等人工湿地,延长水体停留时间。
湿地中种植了大量水生植物,如香蒲、芦苇和水葱,不仅美化环境,更通过植物吸收与根系微生物协同作用,实现对污水的自然净化。同时增加生物多样性专项设计,构建出一个生态、可持续的水质调节系统,打造秦巴山区山地小微湿地建设样板。
据了解,重啤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在其“共同迈向并超越零目标”ESG计划中,“零水浪费”是六大零目标之一,计划在2030年前,在高水风险地区的酒厂实现100%的水回馈,即把酒厂生产消耗的水资源,通过多种方式,等量地回馈给自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