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齐鲁时空

风起青评 | 神奇杂货铺,爱心不打烊

发布时间:2025-09-02 17:27:50

近日,在青岛城阳,一家名为“慈善棒棒糖”的幸福家园公益小店悄然开业,被当地居民称为“神奇杂货铺”。

它的神奇之处在哪儿?

从布娃娃到非遗草编,从抽纸到大米,甚至吉他、图书、冰箱贴,小店里的商品就像开盲盒,但进货却一分没花,都是由慈善企业、爱心商户、公益组织、普通居民“众筹”。

小店的货很便宜,10块钱的夏凉被、5块钱的杯子、2块钱的洗发水……普遍价格是市场价的80%,但又不是商业打折促销的逻辑,体现普惠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打造了一种"消费即公益"的低门槛参与模式。

商品售卖的钱去哪了?这是小店的又一个神奇之处。小店的运营收益全额注入社区前期设立的慈善基金。基金的钱由专门委员会管,每月公开账本,用于帮助老人、残疾人和困难家庭,或者搞社区公益活动。

“神奇杂货铺”的神奇还在于“店长”轮流做。暑假期间,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的学生,作为“慈善小店长”;后续组建由党员、居民、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梯队;同时吸纳辖区残障人士、困难家庭成员参与运营,社区提供补贴与培训。

“居民捐物—低价售卖—善款回流—精准助人”,在这里,一件件货物裹着爱心传来递去,形成闭环,让爱心不打烊。

更值得称道的是,以“神奇杂货铺”为起点,一个多元联动的“善治网络”正在逐渐成型:和爱心商户联动设计慈善主题产品,与慈善企业合作举办“慈善生活圈”主题活动,共创包括“国学小导游”在内的特色公益项目。

短时间内,这股爱心暖流汇聚了超过100个亲子家庭加入,惠及社区居民超1100人次,间接服务社会大众超2500人次,筹集善款超4万元。

“神奇杂货铺”的出现,让“少数人做大事”变“多数人做小事”。同做一件事的过程,更是共同创造价值的过程。在这里,孩子们从“公益活动旁观者”成长为“社区价值创造者”;居民从陌生走向熟悉;同时也激发了居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

正如小店墙上所写:“您的每一份善举,都如此甜蜜动人”。

(大众新闻记者 张忠德)

来源:大众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