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纵横山西 > 山西新闻

太行黄河歌嘹亮 抗战精神永传扬

发布时间:2025-09-04 15:01:17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正式举行之前的暖场环节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和3000名高校学生组成的合唱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他们奏唱的《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四首歌曲是熟悉又亲切、嘹亮而雄壮的经典传唱乐曲。其中,《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这两首是爱国艺术家以山西抗战为素材创作的歌曲。

  下午2时,记者就此连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史学者王宏伟。他动情地说:“这四首乐曲凝结成一个时代的叙事,《松花江上》让人永远记住抗战的起点,《在太行山上》展现了太行军民并肩作战、守卫抗日根据地的坚定斗志,紧接着《保卫黄河》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决心,最后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贯穿这80年来精神力量的振奋人心的暖场曲。”

  山西作为抗日战争重要战场,孕育了众多抗战经典音乐作品。《在太行山上》由词作家桂涛声在陵川创作,桂涛声被太行山“千山万壑,铜墙铁壁”的巍峨壮观和军民抗战热情深深震撼,将歌词写在香烟包装纸上。“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歌词,正是山西军民舍家为国、共御外侮的真实写照。

  《保卫黄河》作为《黄河大合唱》的核心乐章,诞生于全民族抗战相持阶段。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青年诗人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军到山西壶口瀑布,目睹黄河惊涛触发了创作灵感,之后写下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被改编为《黄河大合唱》。1939年,冼星海被诗中黄河呼啸奔腾的壮阔场景感动,为该作品创作了八个乐章的乐谱。王宏伟对此解读道:“这首歌以中华民族母亲河为创作主题,既反映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经历,更展现反抗侵略的顽强斗志。歌曲发出‘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时代强音,展现了黄河流域抗日军民的英勇斗志。”

  当《在太行山上》的旋律响起,“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的壮阔图景随着歌声铺展;当《保卫黄河》的乐曲奏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磅礴气势震撼全场。王宏伟说:“大学生合唱团深情和激扬的演唱,让人热血沸腾。80年后,这些抗战老歌依然会让年轻一代传唱并且铭记,这才真正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当太行山上的抗战战歌与黄河岸边的保卫呐喊在天安门广场回荡,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交融,新时代青年用最嘹亮的歌声向历史致敬,向未来宣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本报记者李婷婷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