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至28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宜春)禅宗文化暨青年学生交流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两岸同源、禅脉相连”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名同胞,先后前往宜春、南昌、景德镇等地参访与交流,在青山绿水间、古刹名寺中,共同感悟禅宗智慧,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文化地标的参访中,触摸历史的脉络,感受时代的变迁。
活动首站走进宜春明月山,两岸同胞沿着禅宗祖师马祖道一、百丈怀海的足迹,在云雾缭绕的竹海间感受“禅月相映”的意境;明月千古情景区以沉浸式演出展现宜春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两岸同胞打造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在温汤镇水口村,两岸同胞踏入美如世外桃源的乡村,立刻被眼前淳朴的风土人情所打动。他们穿梭在村落的小巷间,与村民亲切交流,用心感受着最美乡村的独特韵味。
作为禅宗“一花五叶”中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的发源地,宜春坐拥120座古刹,留存着20位开山祖师的遗迹,故而被誉为“禅都”。在此次交流活动中,交流团先后参访了宝峰寺、百丈寺,深度体验了宜春独特的禅宗文化。奉新百丈寺是“天下清规”的发源地。台湾青年陈韵筑漫步在青石铺就的寺中小径上,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净化。她向记者感慨道:“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僧人们依规而行、和睦相处。这种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这些久处喧嚣尘世的人心生向往。” 靖安宝峰寺是禅宗祖师马祖道一的重要弘法道场,同时也是江西省对台交流基地。来到宝峰寺,台胞陈子谦表示:“一踏入宝峰寺,仿佛瞬间穿越了千年时光。这个寺庙的建筑布局、这里的一砖一瓦,与台湾寺庙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文化‘同根同源’的温暖。”
交流团此次行程丰富而充实,除了深入体验禅宗文化的独特魅力外,还参访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滕王阁、汉代海昏侯遗址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博物馆、陶溪川文化街区等多处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大家纷纷表示,江西不愧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让人在探寻历史足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还有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让人在欣赏山水之美中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回去后一定会向身边亲朋好友热情介绍江西,也期待未来有机会来到江西创业,在这片充满机遇和活力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者再次来到江西游玩,继续领略这片土地的更多美好。
据了解,这已是宜春连续第五次举办海峡两岸禅宗文化暨青年学生交流活动。在这五次交流活动中,海峡两岸(宜春)禅宗文化暨青年学生交流活动如同一座坚实的桥梁,跨越海峡,紧密连接着宜春与台湾,让两岸同胞在禅宗文化的滋养下,心越靠越近,情越来越浓。此次“两岸同源、禅脉相连”的交流活动,不仅是一场探寻禅宗文化根源的精神之旅,更是一次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深化文化认同的生动实践。通过此次活动,两岸青年不仅加深了对禅宗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文化认同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颗种子将在两岸青年的悉心呵护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连接两岸、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赣台禅宗文化交流的火种将越燃越旺,持续照亮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道路。宜春将继续发挥“禅都”优势,以禅宗文化为纽带,举办更多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交流活动,为两岸同胞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创造更多合作机遇。两岸同胞也将携手共进,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同根同源”的文化根脉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共同书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美好新篇章。
宜春市委办供稿
宜春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