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政要闻

全国首个!“气象+保险+通信”AI靶向预警系统落地中山

发布时间:2025-09-08 16:48:32

南方日报讯 9月5日,中山市气象局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签署服务协议,标志着全国首个融合气象监测、保险服务和通信AI外呼技术的靶向预警系统正式落地中山。

创新的源头是一场极端天气。2024年5月4日,中山南部镇街遭遇突破历史极值的暴雨,不少车辆受损。

灾后,中山市气象局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山监管分局、中山市保险行业协会探索气象科技赋能保险,推动辖区6家头部保险公司优化灾前风险减量服务,共同建立“气象+保险”服务新模式。去年12月,中山市气象局与人保财险、国寿财险等6家保险公司签署协议;如今又与三大运营商合作,进一步完善了“气象+保险+通信”预警递进式精细化服务链条。

传统短信预警存在覆盖局限和接收不及时等问题。今后,通过AI外呼平台,能在15分钟内同时向30万用户发送语音预警电话。

“这实现了‘预警前的预警’。”中山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良解释,系统在暴雨红色预警发布前,当监测到1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时,就会自动呼叫风险区域群众。

中山联通智慧政务行业部总经理詹惠娟表示,依托大数据和AI算法,能精准定位灾害区域及人群,构建智能外呼+定向短信触达体系,极大提升信息覆盖率和时效性。

2025年上半年,该项目在中山南部三乡镇、坦洲镇和神湾镇试点。此后,中山金融监管分局多次走访调研试点镇街,指导保险公司加强与气象部门对接,做好灾前防范。

6月17日的暴雨成为试金石。在政府预警发布前,气象中心进行灾前预判、专业预警、监测升级与二次提醒,保险公司利用时间窗口提前调配理赔资源,对风险区域进行灾前防御、风险排查、开展劝离等工作。结果显示,受损车辆大幅下降近六成。

这一创新模式已被列为2024年广东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并在全省推广。

从被动抗灾到主动防灾,数字金融正重塑中山城市防灾体系。李良表示,这项创新打通了气象部门、保险机构、通信运营商之间的数据壁垒,构建了“灾前预防—灾中响应—灾后理赔”的全链条防灾减损机制。它不仅为市民筑牢财产安全防线,更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金融赋能城市治理的新样本。

伍杰 苏芷妍 胡坚桐 潘登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投稿邮箱:gdtb2024@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