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纵横山西 > 山西新闻

从听到讲 红色之乡大学生“星火”接力

发布时间:2025-09-10 17:36:56

  连日来,灵丘县下关乡到村工作大学生制作的“红色故事我来讲”系列短视频,在当地广为转发。网友不仅被红色之乡斗争精神所感动,更为大学生制作者们点赞。

  下关乡是红色之乡,抗日战争时期,雁北地区、灵丘县委、三五九旅等党政军机关曾在这里工作、战斗、生活过,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曾经在杨庄村创办了医治八路军指战员的“特种外科医院”。下关这块红色土地上留有大量弥足珍贵的革命遗迹,每个山头、每条溪流都有红色的印记,村村都有红色革命遗址。

  “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不仅要传承好红色精神,更要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在乡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到村工作大学生充分发挥擅长视频拍摄制作的优势,积极行动,开展了‘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到村工作大学生张超说。

  张超是该乡白水岭村的一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小时候就常听抗日英雄李三妈的故事,寻访英雄成为我自儿时起的一个心愿。”她说,“当我真正来到李三妈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听着乡亲们的讲述,触摸着留存下来的遗迹时,一下子被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看到了英雄们奋勇杀敌的场景。”

  查阅史料、请教前辈,力求每一个细节准确无误。经过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调查、整理、拍摄,时长6分钟的短视频《抗日英雄李三妈》出炉。“视频刚制作出来时,我的心狂跳,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终于完成了一项‘工程’,忐忑的是会不会吸引阅读者点击浏览,浏览后又是怎样的评价。”回想当时的心情,张超说。

  让张超意外的是,视频发到朋友圈不到一小时,浏览量就过5000。紧跟后面的点评,更是好评如潮。

  为了让视频的表现形式更丰富,张超化身“一线记者”走进白水岭村,记录下了抗日英雄李三妈的故事。而到村工作大学生秦志权,则化身“老师”,为谢之坪村的孩子们送上一堂家门口的“思政课”。

  “咱们村里的红色遗址有4处,接下来,老师就一处一处地给大家介绍。”秦志权的授课主题为“‘红色故事我来讲’——走进谢之坪村”,课堂设在谢之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第一处是八路军359旅卫生员休养所,当时就在咱们村,白求恩大夫专门到村里看望过这些伤员,王震旅长也在百忙之中,多次来村里看望伤病员,鼓励他们好好养伤,早日回到战场上去杀敌……”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地聆听着讲解,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仿佛带他们重返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课程接近尾声时,他问:“大家能不能做到主动去给你们的伙伴、同学、家人讲一下咱们的红色故事?”话音刚落,孩子们“唰”地举起手:“能!”对他这个问题孩子们用洪亮的声音异口同声地回答。

  谈到“备课”,秦志权提到了带他实地探寻第二处红色遗址的雁北新华工厂的何耀贵老人。“何大爷今年89岁了,腿脚已不太灵便,但得知我们想记录、讲述雁北新华工厂旧址的故事时,拄着拐杖,执意要亲自带我们过去。在旧址前,何大爷异常激动。那个时候,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把这个红色故事讲好,讲给更多人’。”

  按照计划,该乡的10名到村大学生村官或合作或独立完成,共计拍摄10期“红色故事我来讲”短视频。视频拍摄已陆续收官,目前剪辑并成功发布的8期,累计播放量逾3.7万次,点赞、转发等互动量达1000余次。

  “为了讲好红色故事,这群年轻人一次次深入村庄院落,聆听知情者讲述。看到他们制作讲述红色故事的视频得到转发和点赞,大伙儿都很高兴,这不就是红色故事接力讲、红色精神代代传的实践嘛?”白水岭村党支部书记李泽华说。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郭斌 通讯员 张志华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山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