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重庆检验检测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2024年全产业链总规模超597亿元

发布时间:2025-09-11 19:37:57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冯珊)9月11日,2025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启动,重庆分会场系列活动在巴南区宗申工业园举行。记者从活动现场发布的《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实施情况中了解到,我市检验检测产业聚焦22个领域稳步建设,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材料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基地等20个项目已建成投用,全市检验检测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全产业链总规模达到597.63亿元。 

促进产业供需精准对接

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生态链

检验检测是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近年来,重庆聚力推进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能级和竞争力全面跃升,培育千亿级检验检测服务业集群,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成为服务科技创新、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次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重庆分会场活动围绕“向新而行,智检未来”主题,设置实验室参观、现场观摩、互动体验、技术咨询等环节,全面展示检验检测领域的优势和成果,让公众能够“零距离”“沉浸式”体验,有助于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的质量意识。 

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出题、高校解题”的协同新模式,本次重庆分会场活动中,“宗申产业集团·重庆理工大学检验检测实训基地”“美利信科技·重庆理工大学检验检测实训基地”揭牌,“巴心助检”义务专家服务团成立,有效促进产业供需精准对接,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生态链。

检验检测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活动现场,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戴鹏发布了《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实施情况。戴鹏介绍,《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发布以来,全市检验检测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全链总规模达到597.63亿元,全市国家质检中心数量2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1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数量221个、市级质检中心批筹转化9个;集聚发展成效显著,全市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CMA机构年营收占全市比重57.6%;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全市CMA机构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报告808.2万份,有效认证证书数量达到7.5万张,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国际认可互认占比达到7.4%。

与此同时,我市11个市级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十条措施》,从招商引资、产业基金、用地税收等多方面持续强化政策支持。《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主要发展指标进展情况中,围绕产业规模、产业发展、创新能力、服务效能和集聚发展5个方面设立了21个主要发展指标。

“总体来看,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两方面发展较好,21个指标中的国家质检中心数、研发投入占机构营收比例、标准制(修)订数、国家级示范区CMA机构年营收占全市比重等4个指标提前完成。”戴鹏提到,在重点任务推进方面,我市检验检测产业聚焦22个领域稳步建设,标准物质与试剂耗材研制应用、农业检验检测、普通工业产品(消费品)检验检测、司法与刑事技术鉴定等4个领域率先突破,提前完成预期发展目标。

《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实施情况中显示,我市持续推进“两区五群多基地”空间布局优化,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两江新区)集聚效应显著增强,机构规模实现新突破。预制菜、榨菜、火锅食材等12个特色检验检测基地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

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材料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基地等20个项目已建成投用;导航定位定时(PNT)检测技术创新中心、比亚迪电池研究院总院、国家药监局麻醉精神药品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等29个项目持续建设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精密压铸件全流程设计检验、储能产品研发转化及产业链服务等24个项目储备到位。 

建立检验检测大数据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检验检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

戴鹏表示,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创新“检测认证+”服务模式,加快推进检验检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检验检测延伸链条,积极推进质检中心建设,加快推动无人机、碳足迹等高端品质认证,不断丰富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供给。

同时加快“检验检测在线(渝智检)”建设,建立起全市统一的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检验检测大数据服务平台,加快推动检验检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断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协作机制,建立多元开放的认证认可联系渠道,持续扩大重庆检测品牌影响力。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