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济宁市乡村振兴合伙人与片区融合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泗水县圣水峪镇举行。据介绍,济宁将“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作为服务片区建设的核心举措,累计招募合伙人1031名、片区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落地项目725个,带动农民增收6亿元以上。
济宁聚焦示范片区“资源闲置、人才短缺”痛点,创新招募机制,让合伙人与片区需求精准匹配。在308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150处“乡村振兴工作站”,全面摸排乡村特色资源及闲置资产,征集村“两委”合伙意向,累计征集合伙项目1105个。推行精准招募,在重点城市设立“合伙人招募联络站”,主动对接清华大学、华润集团等高校、企业,寻访乡村运营团队、产业专家。依托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外商会等渠道,每年两次集中发布合伙人“招募令”。鼓励合伙人以创办企业、资金投入、技术入股、创意开发等方式,与村集体共同开发资源、发展产业项目。近年来,济宁市优秀合伙人充分发挥资源、人才优势,合伙打造等闲谷艺术小镇、牛楼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多个产业项目,让片区闲置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带动农民就业3.6万余人。
济宁出台了《支持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的若干措施》,联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编制合伙人政策包,在规划发展、项目报批、土地流转、创贷申领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完善专班服务制度,开展专家服务片区发展系列活动,为合伙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去年以来服务片区合伙项目36场次;召开合伙人助力产业发展研讨会,举办合伙人专题培训班,为合伙人与重点企业、特色乡村合作“牵线搭桥”。
济宁立足“合伙人得发展、片区得提升、村民得实惠”的目标,让合伙项目成为示范片区振兴的“引擎”。引导合伙人依托片区特色资源,打通产业链条。在金乡大蒜示范片区,合伙人牵头建设智慧化基地,推动大蒜产品从“初级售卖”向“精深加工”转型;在汶上芦花鸡示范片区,合伙人打造“养殖+加工 +电商”产业链,带动片区特色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2024年,依托合伙人等模式,全市实现村集体增收1.2亿元。健全合伙项目用工保障机制,支持村民围绕项目配套自主创业,提供创贷资金、创业指导,仅“尼山鹿鸣”一个项目就吸纳就业2000余人。
泗水县作为全省首个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试点县,通过“政府支持+平台孵化+联农带农”模式,吸引招募有情怀、有知识、有活力的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有效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312人,合伙项目160个,带动就业8500余人。
(大众新闻 吕光社 张秋美)
来源:大众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