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一批贴有中日互认检测标识的大蒜产品从山东匠造农产品有限公司厂区装车发出,标志着中日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互认机制正式落地运行,首单在山东潍坊安丘市顺利启航。
当日上午,中日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互认首单签发仪式在潍坊举行,中日检测机构互相签发了首份互认检测报告——该报告针对安丘出口至日本的大蒜完成检验。新日本检定协会(SK)理事田形肇介绍,该报告针对出口大蒜实施250项农药残留检测,涵盖四种检测方法,全文共14页,证书左下方印有合作双方标识,未来所有经认证的报告均将带有该标识。
匠造公司出口日本的100吨大蒜,成为首宗凭借互认检测报告直接通关的产品。“我们严格执行‘从基地到顾客’的全流程6S管控体系,全力以赴保障订单准时、高质量交付。”匠造业务部经理姜鲁平介绍,检测结果互认极大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凭借该报告,出口农产品抵达日本后无需重复检测,可实现快速通关,显著节省企业时间与成本。
潍坊安丘市作为全国最大的出口农产品集散地,其在生姜、圆葱、长葱等品类的实际出口量占全国80%以上,蔬菜出口量长期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
安丘依托国际化平台与标准对接,持续推动农业全链条升级。目前共有191家企业拥有农产品出口实绩,日本排名前五的食品企业中有四家落户于此。136家企业通过HACCP、JAS等国际认证,将国际标准直接嵌入田间地头。
此外,安丘创新搭建农业服务贸易、农业物联网和供应链平台,构建“从种植端到出口端”的全链条便利化桥梁,并建成全国唯一的国际农产品标准比对中心,实时比对57个国家、1600多项标准,服务16个省、600多家企业。
在质量监管方面,安丘推行“数智化”监管模式,建立覆盖全域的农业大数据平台,汇集全市13万余个种植户、60万余个地块、26万余条抽检数据等信息2100万余条,实现“一图管全程、一图管全域”。同时实施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创建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创新试验区。
安丘还率先推进全域生态农业建设,制定14种生态农产品标准规范,实现“双码”认证(质量安全码+生态原产地码),推动农产品附加值提升25%以上。依托“安丘农耕”区域公用品牌,生态农产品成功进驻盒马鲜生、胖东来等高端渠道,品牌产品销售额已达134亿元。
通过“原料基地+食品加工+集散交易”协同发展模式,安丘正加快建设500亿级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中国生态健康食品强市,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大众新闻记者 都镇强 通讯员 郑晖)
来源:大众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