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陕台视窗 > 陕西新闻

夏秋茶变成“金叶子”

发布时间:2025-09-12 14:32:11

  编者按

  在陕南的青山绿水间,曾被视作“边角料”的夏秋茶,如今已变为茶农手中的“金叶子”。近年来,陕南三市深挖夏秋茶产业潜力,以政策扶持为帆、龙头企业深加工为舵,推动这一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生产规模持续扩容,打破季节局限;产品价值稳步攀升,告别“廉价”标签;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从鲜叶到深加工产品多点开花,真正让“一片叶子”撑起了茶农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今日,陕西日报推出“夏秋茶变成‘金叶子’”报道,聚焦陕南三市做大做强夏秋茶产业的生动实践。让我们跟随通讯员的脚步,到茶园和生产车间看看吧。

  西乡:五色汉茶加速出海

  9月8日,笔者走进陕西秦巴汉徽茶业有限公司的仓库,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工人忙着搬运即将出口的原料茶。“我们每天能加工原料茶10余吨,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远销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仅这个月就已出口138吨。”公司负责人任华江说。

  近年来,西乡县锚定“培育百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目标,在茶产业发展中持续延链条、提效益、求突破。聚焦夏秋茶加工与出口,建成外贸茶产业园区,一批批优质茶叶从这里源源不断发往海外,打开了国际市场。

  “过去,我们主要以绿茶为主。如今,依托夏秋茶,我们开发出黑茶、红茶、黄茶、白茶等五色汉茶,大幅拉长了产业链。”西乡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闫满朝介绍,目前,西乡县外贸茶年销量3000余吨,产值近6000万元,成为群众的“增收利器”。

  发展夏秋茶,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农户。“以前,我只卖春茶,一亩地最多产25公斤干毛茶;现在,一年能采三季茶,一亩地干毛茶产量提升到50公斤至75公斤,管理得好的茶园能产100公斤。”西乡县秦丝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江娟算起“收益账”,“亩均年增收3000余元,实实在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产量提升的同时,品质如何保障?江娟说:“为兼顾夏秋茶利用与来年春茶产量,我们加强了茶园管护,通过建立茶姑娘专业合作社茶园管理微信群,实现茶园统一化管理、产品统一标准,从源头守住茶叶品质关。”

  在延伸产业链、挖掘附加值上,西乡茶企也在不断创新。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利用夏秋茶开展茶多酚提取;陕西鹏翔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反复研发,将桑叶、苦瓜与黄大茶结合,研制出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乐趣唐·桑叶苦瓜黄大茶”。这些新品不仅让夏秋茶的价值得到进一步释放,还为茶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赛道。

  从“一季收”到“三季采”,从单一绿茶到“五色汉茶+功能茶饮”,从内销为主到外贸成绩亮眼,西乡县正书写着夏秋茶产业提质、农户增收的新篇章。(通讯员 彭嘉豪)

  平利:产业链上绽“金花”

  9月2日凌晨4时许,在平利县广佛镇秋河村的茶园里,村民龙春艳和婆婆已经忙碌起来。在头照灯的照射下,龙春艳紧握采茶机扶手,沿茶树行推进,婆婆紧随其后接鲜叶,不一会儿一个收集袋便装满了。“每天可机采500多公斤鲜叶,收入约1500元。”龙春艳说。

  今年,龙春艳不仅领到了免费的有机肥,购买采茶机还享受了50%的补贴。在专家的指导下,她家的茶树长势越来越好。“前两轮采了8天,挣了1.3万元。”龙春艳说,守着茶园就能过上好日子。

  中午,气温升高。龙春艳和婆婆合力将一袋袋夏秋茶鲜叶搬上运输车,送往广佛大宗茶厂售卖。该茶厂2024年投产,与平利县引进的陕西井泉茶业有限公司形成“茶厂收鲜叶、公司搞加工”模式,当年夏秋茶收益200万元以上。

  在陕西井泉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轰鸣的机器吞吐着当天采摘的鲜叶。“我们的生产线开足马力,一天可加工1万公斤鲜叶,产出干茶约2500公斤。”该公司负责人王志强介绍。

  平利县一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让夏秋茶“身价”倍增。在这里,夏秋茶鲜叶被开发成高端茯砖茶及文创产品。该公司技术总监冉龙海介绍,公司为海外市场定制的花果调味茶和袋泡茶,年均出口近500吨。

  2017年,平利县一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率先在陕南培育出冠突散囊菌。该菌种俗称“金花”,是茯砖茶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通过“发花”工艺长成的自然益生菌体。“金花”的成功培育,破解了平利夏秋茶精深加工难题。在此基础上,公司又针对传统茯茶砖饮用时难撬且易碎的问题,研发出开袋即饮、甘甜醇香的“叶叶金花”富硒散装茯茶。该茯茶获第25届农高会“后稷奖”。

  截至8月中旬,平利县今年夏秋茶产量达2189吨,预计全年超3000吨。

  从“粗枝大叶”到“叶叶金花”,曾经不起眼的夏秋茶,已变成茶农手中的“金叶子”,承载着秦巴山区以茶兴业、因茶致富的新实践。(通讯员 吴永杰 魏玉檬)

  商南:“冷门茶”成增收新引擎

  9月9日,在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双山生态茶园示范基地,阳光穿过云层洒在茶树上,连片的茶树如同绿色绒毯铺向山脚。商南县富水镇茶坊村村民聂改云一边采摘茶叶,一边说:“搁以前,这夏秋茶根本没人要,现在,通过工艺改造和提升也能卖钱了。”

  在茶园旁的加工车间,笔者看到刚送来的夏秋茶正躺在智能摊青机里“呼吸”,茶香弥漫整个车间。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总经理刘保柱拿起一盒夏茶,向笔者展示:“现在,我们通过工艺改进,用增鲜降涩技术,延长茶叶摊晾时间,去掉茶的涩味,提高茶的香气。”

  商南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陈耀介绍,过去,受传统观念和茶叶品质等因素影响,春茶一直是市场的宠儿,而夏秋茶由于茶多酚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口感苦涩、鲜爽度不足,受欢迎程度低。很多茶农在春茶采摘后,任由夏秋茶在枝头生长,或是简单修剪处理。转机出现在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系列针对夏秋茶品质提升的技术应运而生,夏秋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我们现在做的抹茶,既可以直接喝,也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化妆品。”刘保柱说,“通过增鲜降涩技术,夏秋茶可‘变身’为茶饮料、抹茶粉、烘焙原料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

  除了技术革新,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为夏秋茶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新茶饮行业的迅速崛起,市场对茶叶原料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与注重外形美观、口感的传统茶叶不同,新茶饮产品更注重茶叶的内含物质。夏秋茶含有更高的茶多酚,正好满足制作茶萃取液、速溶茶粉等产品的需求。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看准这一趋势,加大研发投入,用夏秋茶做原料生产抹茶。

  夕阳西下,茶农们背着装满茶叶的竹筐往家走。聂改云说:“采摘春茶能赚4000多元,现在还能采摘夏秋茶赚钱,这日子越过越好。”(通讯员 代绪刚)

  来源:群众新闻网-陕西日报

陕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