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必冲!2025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王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9月13日,在重庆金融会展中心,一架无人机在舞台剧目中稳稳飞起,也拉开了2025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月活动的序幕。该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新法新起点
《重庆市科普研学地图》发布
今年,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实施,原全国科普日今年起升级为全国科普月,并将每年9月定为全国科普月,标志着我国科普工作迈入制度化、常态化、全民化的新阶段。
本次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由市科协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科技局等30余家单位共同主办,旨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活动现场为2024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为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专家代表颁发了聘书,并为重庆市科技志愿服务总队及支队代表授旗。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健全了我市科普工作机制,强化了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
《重庆市科普研学地图》的现场发布将启动仪式推向高潮。该地图通过图文展板、影像视频等形式展示全市优质科普资源,创新推出“科普+文旅”研学旅游线路,推动科普资源从“分散”走向“共享”,为市民随时开启“科学之旅”提供实用指南。
新趣新体验
打造全民科学互动体验
“我看到了!是空间站。”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展区,孩子们排成队伍,争先恐后地体验起现场的VR设备,通过航天VR博物馆和3D展示交互系统,可以沉浸式体验中国航天主题内容。
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展区,张女士拿起展位上的《重庆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指南》说:“上面有预警信号和预防筛查,小小一本很方便。”展区通过介绍肿瘤成因、预防措施、早期筛查和诊疗新技术,提升市民防癌抗癌意识,消除认知误区。
观察家蚕与蜜蜂的成长、运用VR体验中国航天博物馆、与机器人互动......现场七大展区汇聚了来自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以及科普基地的互动体验项目,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参与。
七大展区包括科普法展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展区、数字科普展区、科普研学展区、前沿科技展区、科普阵地展区、数字金融展区,紧密围绕重庆“416”科技创新布局,为公众搭建起全方位了解科技发展的平台。
另外,当天的主场活动还推出了科普剧目展演、科普大讲堂、科普短视频展播等特色项目,以“艺术+科学”的创新形式,让市民在轻松氛围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新思新动力
实现科普全领域行动
启动仪式后,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桥梁工程专家、林同棪中国荣誉董事长邓文中,以及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飞行汽车项目总师、高级工程师荣正璧分别作了科普报告。
在邓文中院士题为《谈谈读书与创新的事情》的报告中,他提出的问题引发了在场听众的深思:“过去人们常常称赞‘寒窗苦读’,但读书为什么一定要‘苦’?”随后,他强调了持续学习与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今后无论是读书还是做事,都要乐于为之、乐在其中!”讲座中,邓文中院士还结合多个案例,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并通过“5个I”“3个W”和“3个C”阐释了创新的内涵与动力,鼓励大家勇于探索、持续创新。
2025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不仅是科普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的重要实践。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将以全国科普月启动为新的起点,通过多元化的科普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激发公众科学兴趣,为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普事业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此外,全市科协系统以全国科普月活动为契机,按照《重庆市“渝善渝美”志愿服务行动总体方案》要求,重塑科技志愿工作体系,壮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志愿服务。
据了解,2025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结束后,由各区县、企业、高校及科普场馆组织的科学家精神宣讲、科普讲座等各色科普活动将在全市陆续开展,贯穿整个九月,真正实现科普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民参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