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世界淋巴瘤日 | 发热、盗汗、皮肤瘙痒…… 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淋巴瘤

发布时间:2025-09-16 14:33:30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唐雨)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当天上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血液内科在院内举行义诊,向大众普及淋巴瘤相关知识。该院血液内科主任助理田小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淋巴瘤患者呈明显年轻化趋势,市民若出现发热、盗汗、皮肤瘙痒、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及时就诊以排除淋巴瘤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比超 80%。” 田小波介绍,由于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可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因此恶变后的淋巴瘤细胞也可能出现在全身各处、临床表现多样。在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增长迅速,已成为近 10 年来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那么,淋巴瘤有哪些症状?“淋巴瘤早期症状隐匿且缺乏特异性,因类型繁多,表现也各不相同。最常见的信号是颈部、耳后、腋窝、腹股沟等浅表部位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 因此即便淋巴结无疼痛感,若持续增大,绝不能掉以轻心。” 田小波补充,若市民出现持续性或周期性发热、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夜间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及皮肤瘙痒等情况,也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淋巴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病原体(比如EB病毒、幽门螺杆菌等)感染、长期接触放射线或化学致癌物等,有增加患病的风险。” 田小波同时强调,市民无需过度恐慌,约 70% 的淋巴瘤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即治疗缓解后 5 年不复发)。尤其是随着化疗、靶向药物、ADC药物、CAR-T 细胞、双抗、造血干细胞移植、局部放疗等治疗技术的应用,即便处于晚期的患者,也有机会获得临床治愈。

专家提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维护免疫系统健康、预防淋巴瘤的关键:保证充足睡眠、注重饮食卫生及营养均衡、保持乐观心态、坚持规律锻炼,都能增强抗病能力。“此外,定期体检也至关重要。普通体检中的淋巴结超声(排查体表肿大淋巴结)、胸部 CT(排查纵隔等深部淋巴结异常)、血常规(辅助判断血液系统异常)等项目,常能捕捉到淋巴瘤的早期异常信号。” 田小波建议,若在这些检查中发现可疑异常,市民务必及时就医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