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既注重引进高质量演出剧目,也大力推行便民惠民服务,让广大市民以更轻松、更亲切的方式接触高水平文艺演出。
艺术节期间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每个入选剧目提供不少于50张针对特定人群的免费票和不少于可售票10%的低价票,部分演出低价惠民票比例超50%,票价最低至30元,真正推动高雅艺术走入寻常百姓家。
在艺术节正式启动前,多项预热活动已陆续展开,并面向特定群体推出“文化大礼包”。例如,广州大剧院在教师节期间上演舞剧《孔子》,特别推出教师购票优惠,向教育工作者表达敬意;话剧《Skylight天色》则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首演时,邀请医护群体免费观演,以艺术向他们致敬。
多家专业文艺院团与部分演出团体将深入学校、商圈、广场、公园、景区等城市公共空间,开展即兴快闪和户外表演,借助“白鹅潭大舞台”“二沙岛户外音乐季”等惠民文化品牌,打造“无围墙的剧院”,实现艺术与公众生活的“零距离”接触。
据不完全统计,艺术节期间将举办的公益演出总场次预计超过150场。其中,广州推出“艺动湾区——白鹅潭大舞台周末艺术汇”,广东歌舞剧院、广东现代舞团、广东音乐曲艺团、广州杂技艺术剧院、广州粤剧院等专业团体,将于9月13日至10月11日期间,在白鹅潭大舞台轮番登台献艺。
艺术节还推出了跨场馆联动优惠政策:观众凭大湾区任何剧场出售的艺术节演出门票,可在广东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特展中享受优惠购票资格,每张演出票可购买2张特展优惠门票,实现“一票通达、多馆受益”。
除演出之外,本届艺术节还特别策划了四场高质量的艺术讲堂,于9月17日至18日集中举行。艺术讲堂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每场招募250名观众。四场讲座主题涵盖广泛、嘉宾阵容强大。
《艺术生态与城市发展》邀请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地艺术名家共同探讨艺术与城市的内在联系;《交响乐的历史回响与当下诉说》汇聚海内外音乐家,讨论如何在当代文化背景下推动音乐普及与创新;《当代戏曲发展的“守”与“破”》邀请戏剧专家结合近年戏曲“破圈”案例,探讨传统艺术如何在坚守本质的同时实现创新表达;《田沁鑫的戏剧世界》则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分享创作历程与艺术理念。
通过演出、讲座、优惠联动与公益专场等多维举措,本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不仅打造出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会,更真正践行文化惠民、艺术普及的宗旨,成为联结城市、艺术与公众的重要桥梁。
南方日报记者 王涵琦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投稿邮箱:gdtb2024@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