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雕:方寸间容百态
9月4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第二天,非遗蛋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太原市工艺美术大师岳利民的抗战胜利系列作品,被山西省档案馆收藏。
该系列作品遴选了“九一八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百团大战”等12例抗战历史事件作为蛋雕素材,经过20余天的构思与精雕细刻,岳利民让他的“家国情怀”成为了国家记忆的一部分。
此外,岳利民的红色系列作品《改革开放主题曲》《党建百年记忆》作为民间艺术传承红色基因的典范,也被收录在山西省档案馆中。
“指尖芭蕾”邂逅匠心独运
一把把刻刀、上千个蛋壳,满头白发的岳利民用一双巧手在厚度仅0.3毫米左右的蛋壳上雕刻出了万千世界,让他的“匠心”不断具象化。
刻刀拿起,便是10年不曾放下。2015年的一个古玩市场上,岳利民在一个摊位上初逢“蛋雕”。在了解到当时蛋雕传承人十分稀缺之后,岳利民便开始了自己的“初尝试”。
“刚开始屡试屡败,拿着刻刀用力轻划不下痕迹,用力重蛋壳就碎了。”岳利民描述道,“平面作图和曲面作图差别很大,小蛋壳里面奥妙很多,蛋雕就像是如履薄冰的‘指尖芭蕾’。”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然而,岳利民对“非遗”有另一种解读——非常容易被社会遗忘的技艺。因此,为了让这门边缘且小众的非遗技艺留下来、传下去,岳利民正式拜师学艺,系统学习蛋雕技艺。
如何选到色泽、品相合适的蛋壳,如何钻孔取液,这些看似简单的内容都是岳利民传习蛋雕技艺的必经之路。“从入门到精通这条路,我走了两三年。”岳利民讲道。他不断精进阴刻、阳刻、浅雕、浮雕、镂空等繁复技法,大到鸵鸟蛋、小至鹌鹑蛋,皆以刀为笔,将匠心注入每一道纹路。厚积薄发,岳利民正式敲开了蛋雕的大门。
“蛋壳看着相似,实则有其特殊的唯一性。”在与蛋雕相互成就的过程中,岳利民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每个蛋壳的形状、质感和颜色都是不一样的,刀刻的轻重、触感与走向都是无法复刻的,“每次制作出来的作品没有重复性,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守正创新让非遗更“接地气”
为了让蛋雕技艺更好走进大众视野,岳利民在“守正”的同时,不断创新挖掘,让这一非遗技艺更“接地气”。
入行以来,岳利民始终确保蛋雕的每一道工序都符合传统规范,传承传统雕刻技法与美学理念,确保这门古老技艺的原真性。百福图、金陵十二钗、十二生肖等多元传统文化元素,都在这方寸之间焕发生机。
“目前关于山西五台山的‘五台百象,一山千载’项目还在进行中。”岳利民说,体现风景文化同样是传统蛋雕内容的重要部分,届时将蛋壳荟萃,让各类蛋壳都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如何创新发展蛋雕艺术,让其更“接地气”,“得与当下结合才有出路。”岳利民不断探索着新路径,让小小蛋雕承载社会百态。
在岳利民眼中,蛋雕的原材料很接地气,“蛋壳作为生活垃圾,将其转换为艺术品,也是在变废为宝。”在题材上,他紧密结合时下热点,创作了红色系列、冬奥主题等作品;在创作方式上,借助AI辅助设计复杂图案,从而减少前期作图时间和压力;在作品形态上,突破传统收藏“摆件”,开发了冰箱贴、小夜灯等实用衍生产品,让蛋雕艺术走入日常生活。
“与声、光、电相结合,更容易受到年轻人的青睐,让蛋雕艺术更有生命力。”岳利民说。
“小小蛋雕”藏着“大大世界”
一个人的单打独斗,难以实现蛋雕技艺的持续发展。岳利民决定创立“岳家匠”品牌,凝聚力量,助推蛋雕走向更广阔的前景。
“以师带徒,让集体智慧与力量弥合创作短板。”岳利民解释道,并带领徒弟向专业化、团队化发展,引入集体创作模式来提升层次与社会影响力。如今,团队已有近30人。
“我希望打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传统观念。”岳利民讲道,为了让“传”与“承”更有仪式感,他收徒时会举办传统拜师仪式,如递交拜师帖、发放收徒帖等,增强荣誉感与使命感,“徒弟来自各行各业,比如美甲师、高校学生等。”
今年8月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上,岳利民首个团队作品《晋善晋美百县百景》大放异彩。“把山西大美的历史风光和传统文化内涵通过蛋雕艺术展现给社会,希望能激发社会对非遗技艺的认可与进一步支持。”
他的努力收获了意外回应。“我们收到了游客送来的一副对联,上联‘小小蛋雕’,下联‘大大世界’,横批‘值得发扬’。”岳利民分享道,“非常感动!”
跨界融合,是岳利民的新思路。例如,“非遗+教育”模式让蛋雕走进校园,通过与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等高校签约,开设蛋壳雕刻课程,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窗口,培养学生的专注力与挫折承受能力,同时开展勤工俭学项目,让优秀的作品有售卖的渠道;“非遗+产业”模式让蛋雕走进社区,通过与当地妇联、鸵鸟养殖基地合作,培训闲散妇女劳动力参与鸵鸟蛋壳处理与雕刻,形成了“鸵鸟养殖—蛋壳加工—工艺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既解决了企业废材销售问题,又带动了妇女就业。
为了推广蛋雕技艺,他多年来公益讲课超300场,受众超1万人,“从老有所乐,到老有所为,再到老有所成,希望自己这抹‘夕阳红’能红出特色、红出成果。”岳利民感叹道。
李霈箐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