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2025长江文明论坛丨西南大学教授蓝勇:以重庆为支点,让长江文明“走出去”

发布时间:2025-09-18 15:02:11

第1眼TV-华龙网讯(李舒)9月17日,2025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举行,本届长江文明论坛以“跨越山海 文明互鉴”为主题,吸引国内外众多著名专家学者前来交流,促进大河文明交流互鉴。

事实上,这是重庆自2023年以来连续三届举办长江文明论坛,影响力持续提升,开放与包容性也越来越强。

“上游文明是长江文明的内核和文化IP,居上游的重庆在其中有鲜明的独特性,也有深厚的资源沉淀。”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蓝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以重庆城市沉淀的文化为支点,在中西文明互鉴中让长江文明“走出去”。

“长江文明作为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空间,各流域应该充分总结出本流域的文明特色,充分开发利用本区域的特色文化。”蓝勇解释道,比如,发掘相关的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长江文化公园,将文化自信具体化、文明传承实作化。

一直以来,蓝勇都在围绕长江文明作研究,尤其是近些年,他带领团队走遍了长江上游川江流域及周边乡镇。

蓝勇说,从流域文明来看,重庆的地位很特殊。大的地理格局上,重庆依托长江流域,成为中西部的交汇点,这里地理环境多元化——有错综的河流、山地、平行岭、浅丘,造就了生产生活形态的多样化。

蓝勇举例说,川江流域因其航运繁忙和水道险峻,其内河航运发达程度和沉淀的内河航运文化资源,在世界内河航运史上是最突出的。曾经催生出了规模浩大的拉纤盘滩场景、特殊的“滩师”角色、丰富的劳作号子,甚至大量特殊的水文地名群,这些又共同滋养出在世界历史上都极为罕见的文化现象。

川江流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区位地缘,还塑造出一个世界历史上世俗化程度最高的文化区域,赋予了川江流域历史文化地位在世界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蓝勇分析道,比如,世俗化的传统石刻艺术、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深入社会的饮食生活等。

在此基础上,川江流域还滋生出在世界历史上少见的平民饮食菜系等。

采访中,蓝勇反问记者:外国朋友印象中的中国菜,排名靠前的你认为是啥?“川江流域产生了中国第一平民菜系川菜,比如,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这是外国朋友眼中中国菜的标志,这些菜肴具有世界影响力。”蓝勇说,这些亮点正是长江文明中极具辨识度的文化因子。

讲好长江文明的故事,重庆不缺素材,缺的是“提炼”和“输出”。“我们既要继续深化研究,也要学会讲好历史以来发生在重庆的中国故事。”在蓝勇看来,接下来要继续做的,是把这些“世界级的唯一”,真正翻译成世界语言,转化为“世界级的共识”。

2025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召开,正是一个向世界展示重庆、展示长江的绝佳契机。蓝勇说,通过长江文明论坛这个大平台,要继续挖掘世界级的独特性,以此将重庆推介给世界,尤其是要在文明互鉴中形成共鸣。这些资源的发掘,既是增强文明自信的目的,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