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观察|一辆电动车,何以引起多家媒体关注?
9月16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继续开启无锡、苏州的采访调研。“北京西路瞭望”注意到,在无锡锡山,雅迪科技勇闯海外市场的故事吸引了在场媒体。一辆电动车何以引起多家主流媒体关注?他们都关注什么?不妨从媒体视角,一起来看看——
无锡自近现代民族工商业兴起以来,便被誉为“民族工商业的摇篮”。人民日报客户端在《活力中国调研行|无锡新能源车:中国制造与世界需求紧密相连 》提到,以雅迪科技集团为例,这家总部位于锡山区的电动车龙头企业,近年来持续向东南亚、欧洲、美洲扩展,印尼、越南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新款雅迪电动车。在印尼,雅迪甚至直接参与了电动车国家标准的修订。雅迪海外品牌部长袁向龙表示:“过去,我们的产品更多是简单出口。现在,我们不仅是产品出海,更是方案出海。”
而无锡制造的竞争力,源自于不断的突围与创新。比如,雅迪的突围路径更多元。科技创新方面,新一代钠电池已经成为雅迪走向海外市场的底牌;工业设计方面,雅迪不仅在国内研发总部拥有完整的设计体系,还在越南、印尼等地建立了本土化设计团队,根据当地泥泞路况调整车架,根据用户喜好定制外观;整体解决方案的创新也是重要因素,雅迪换电柜和20分钟充到八成的超充技术,以及在社区、校园推出智能充电桩,形成了“硬件+软件+运营”的整体模式。
无锡电动车产业究竟有多强?新华日报头版推出报道《一辆“小电动”,何以“卖全球”》,该报道从走出去、跑得远、扎得深3方面分析无锡电动车热卖全球的原因。
稿件中提到,平均每1分钟就有2.4辆电动车走出无锡、走向世界。无锡电动车产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向着千亿级产业规模目标稳步迈进。
从上游的锂电池,到中游的模具,再到下游的整车组装,无锡电动车产业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经过多年发展的成熟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2021年,无锡(锡山)电动车辆产业园成立,一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配套最全、辐射最强的电动车产业园区之一。这,也正是无锡电动车“集团化出海”的底气。
另一份底气则来自“家门口”的保障。2023年10月长三角(无锡)电动车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今年3月二期正式开园,发挥“跨境电商+产业带”的发展新动能,全力帮助企业搏击全球市场。今年3月,锡山区电动车外贸协会与MIE、米丰、远海众赢等跨境电商企业签订无锡电动车全球公共海外仓协议,锡山首批6个电动车全球公共海外仓签约启用。目前,园区内已有18家企业有跨境电商实绩,电动车也成为无锡市唯一跨境电商渗透率超5%的产业。
中国电动车“出海”的制胜法宝在哪?中国新闻网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中国电动车加速“出海” 本地化策略撬动全球市场》报道,差异化产品策略成为中国电动车“出海”的制胜法宝。在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针对不同市场推行本地化研发:针对欧洲消费者身高特点,调整坐姿和人机工程;对路况较差地区,增大轮径和强化动力系统;还会根据各国审美偏好,专门设计产品外观和颜色。
以印尼市场为例,当地外卖行业对电动车续航要求高达150公里,远超国内水平。雅迪针对路况和续航进行深度研发,既保证复杂路况下的通行能力,也满足外卖骑手的日常里程需求。
在两轮电动车出海中,海外仓是关键一环。21世纪经济报道在《电动两轮车何以从无锡锡山走向全球街头?|活力中国调研行》一文中聚焦于此,该报道称,相较于直邮模式,海外仓模式是指卖家提前将商品批量运输到海外仓库存储,当收到订单后再从海外仓直接发货给当地买家,可极大缩短物流的时效,一般地区可以做到次日到一周内完成投递。
但海外仓建设成本较大,仅头部企业有能力自建。目前,锡山已有雅迪、台铃等7家电动车企业在9个国家布局了14个海外仓,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面向中小型企业,今年3月,锡山首批6个电动车全球公共海外仓签约启用,帮助更多企业缩短物流时长、加快响应订单需求。
在海外仓之外,锡山也积极在边境上建中转仓。如在9月上旬,锡山区党政代表团带领雅迪、新日、台铃等区内电动车头部企业赴新疆克州考察,“克州—无锡电动车中亚贸易中转仓”在此期间揭牌。据悉,在该中转仓的支持下,将产品运至中亚市场的运输周期将缩短3至5天,降低物流成本15%以上。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睿翔
来源:新华报业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