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
“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心若莲花”——9月12日下午,泰安市粥店街道泰和家苑小区内,居民程新华夫妇手捧特意制作的锦旗和牌匾,脚步轻快又带着激动,再次走进同小区的黄玉莲老人家中。这次拜访背后有着一段暖心故事:不久前,程新华夫妇俩不慎丢失1.4万元现金,被黄玉莲老人捡到并完好返还。
9月10日,《大众日报》民声版刊发《万余元现金误丢垃圾桶二十天后失而复得》一文引发热烈反响,网友们被程新华在大众新闻留言板的真挚感谢打动,更纷纷点赞黄玉莲老人的朴实善举,称“日子不宽裕却守得住本心,这才是最动人的正能量”。本栏目继续追踪,让这份温暖继续传递。
故事的起点,要拉回7月29日的夜晚。那天晚上,程新华在家收拾家务,几袋整理好的“垃圾”被他随手打包,拎着就扔到了楼下的垃圾桶里。他当时完全没察觉,妻子特意为孩子准备的1.4万元保险费,正安静躺在其中一个黑色方便袋里——这笔钱被妻子细心地分成三捆,用绳子仔细缠好,外层套上黑色方便袋,被程新华误当成没用的废纸,和其他垃圾一起送进垃圾桶。
日子一天天过去,直到8月中旬,程新华的妻子准备给孩子缴纳保险时,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笔钱了。“家里从来没丢过东西,门窗都好好的,钱能去哪?”夫妻俩急得团团转,想起调家用监控——画面里,程新华那天扔垃圾的身影清晰可见,两人这才恍然大悟:钱被当成垃圾扔了!“当时我又急又悔,眼泪止不住地掉。”程新华的妻子回忆起当时的心情,这么多天了估计是找不到了,但责怪也于事无补,两口子合计:“再去物业查查,万一有线索呢?”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程新华匆匆赶到小区物业办公室,刚说明想查监控找丢失现金的事,就碰到了也来物业办事的邻居黄玉莲老人。听说程新华丢了钱,黄玉莲老人急切地询问:“丢了多少钱?”程新华回答:“大概一万三四,具体数没顾上细算。”随后,又连忙给妻子打电话,电话那头,妻子准确报出“1万4千元”,还特意强调“分三捆包的,外头又套了层黑色塑料袋”。话刚说完,黄玉莲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语气肯定地说:“对!就是这个数,包装也对!钱在我家里呢,没动过!”
原来,就在程新华扔垃圾后,黄玉莲老人像往常一样下楼整理废品,捡到那袋“垃圾”时,发现里面裹得严实,打开一看竟是现金。她第一时间让儿子儿媳辨认真假,确认是真钱后,便一直惦记着找失主:儿子每天刷小区业主群,看看有没有人发寻物启事,她自己也常跟邻居打听;怕钱放家里不安全,她还想着“要是没人找,就先存银行,连利息一起等着失主。”都是过日子的人,丢了这么多钱肯定急坏了。”黄玉莲笑着说,当时自己没多想,就盼着能早点还回去,那样才安心。
当天,程新华跟着黄玉莲回到家取回了钱,看着那三捆用绳子缠好、外层套着黑色方便袋的现金,和妻子当初准备的一模一样,他激动得说不出话,连忙拿出一笔钱想当感谢费,却被老人坚决拒绝:“我要是想留这钱,就不会在物业问你了!”
小区邻居们都知道,黄玉莲老两口日子过得紧巴——80岁的老伴患病常年坐轮椅,每月药费是不小的开支,黄玉莲老人也已经76岁,平时省吃俭用,还会捡些废品补贴家用,但面对万元现金,她从没想过占为己有。黄玉莲老人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拾金不昧”四个字的重量。
(大众新闻记者 郭由 张亢 李增浩编辑 张誉耀 设计 董赫然)
来源:大众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