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外电入渝有保障、市内韧性再增强!重庆 “软硬兼施”护航电力安全供应

发布时间:2025-09-22 15:17:40

第1眼TV-华龙网讯(曹妤)重庆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市外电力入渝的可靠性又如何增强市内电力保障韧性?针对这一问题,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能源高质量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能源局局长王祖勋介绍相关情况。

王祖勋表示,今年刚刚过去的迎峰度夏,全市经历了两轮高温酷暑,最大用电负荷四创历史新高,突破3000万千瓦。“疆电入渝”工程自今年6月10日投运以来,单日最大输电量近1亿度,让大家度过了一个不缺电的夏天。为保障全市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重庆双管齐下,“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电力市场建设成效得到全面体现。

一方面,“硬件”基础设施实现质的飞跃。重庆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坚持“市外引源”“市内挖潜”两手抓、两手硬,确保电力保障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市外引源方面,采用“多方向外来电、融入全国大电网”思路针对性解决“外来通道强、市内网架弱”问题,着力强化同四川、湖北两省电网互通,与南方电网和贵州地方电网互联,实现“一方外电不稳、八方互济支援”。市内挖潜方面,规划建设超过1000万千瓦的重点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重庆电厂环保迁建132万千瓦煤电、两江燃机二期等197万千瓦气电,年内还将投产气电157万千瓦。建成投产綦江蟠龙120万千瓦抽水蓄能以及156万千瓦电化学储能,新开工丰都、云阳、奉节、武隆等抽水蓄能电站,提前为化解市外来电不确定性矛盾做好了系统“备份”。

另一方面,“软件”电力市场配套逐步完善。统一电力大市场建设按下“快车键”,先后出台了全市电力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电力调频服务、市场结算、市场管理等规则,构建了电力市场的“四梁八柱”。市场化价格机制逐步健全,全市电力交易范围不断扩大,交易品种不断丰富。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省间现货购电量接近10亿度,成为弥补高温电力缺口的“奇兵”。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省间现货交易由过去“单纯买入”转向“双向买卖”,如,8月4日至8日,重庆通过电力市场应急支援四川省电力100万千瓦,为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成功举办贡献了重庆力量。

下一步,重庆将继续打好“硬件”“软件”两张牌,推动电力保障定位从全国电网“末端”向“枢纽”转变,全面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在更大范围内提升电力供应能力和资源配置水平,高质量保障经济发展和民生所需。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