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完善电网基础设施 重庆“缺电的夏天”成为过去时

发布时间:2025-09-22 15:19:12

第1眼TV-华龙网讯(曹妤)请问“十四五”期间,重庆电网建设到底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具体影响?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能源高质量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张捷介绍相关情况。 

张捷表示,“十四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能源局的具体指导下,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聚焦电力保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供得“充足、可靠、智慧”三个方面同步发力,完成电网建设投资582亿元,较“十三五”增长39.9%,重庆电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全市生产生活安全稳定用电提供了坚强支撑。 

——重庆电网迈入特高压时代,电力供应更充足。电力保供最重要的基础是“有电来”。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12项特高压项目中,落地重庆的就有两项:第一项是“疆电入渝”特高压,建成以来最大输送功率超过重庆电网最大负荷的10%,单日最大送电量近1亿度,可供250万台家用空调同时使用24小时,我们用新疆的风和光,点亮了重庆的夜,凉爽了山城的夏,也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能;第二项是川渝特高压,该工程使四川、重庆两地电力最大输送能力提升400万千瓦,目前跨省电力灵活调配已经成为常态。回顾“十三五”末,外电入渝通道能力仅为650万千瓦,而在今年夏季用电高峰,外电入渝首次突破了1000万千瓦,占全市用电负荷的三分之一,充足的电能让重庆“缺电的夏天”成为了过去时。

——建成国际先进型城市配电网,电力供应更可靠。电从远方来了以后,还需确保在全市“落得下、用得好”。持续强化市内配电网建设,截至目前10千伏线路总长已经超过12.65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30.45%,电网结构持续改善、可靠性显著提升。在重庆“两江四岸”核心区,建成国际先进型配电网,实现了“检修零停电、客户零感知”,以更加优质、稳定的电力供应,护航“新韵重庆”,守护山城夜色。

——数字技术推动电网转型升级,电力供应更智慧。“十四五”期间,上线了西南地区首个省级虚拟电厂平台,虚拟电厂不是真正的电厂,而是一个“智能电力协调大师”。它通过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将重庆范围内大量分散的、可调节的电力资源聚合起来,参与电网调节,助力实现电力精准平衡、电网精细感知和负荷精益管理。同时,针对重庆电网特点,还配置了数智化巡视装备4.5万套、无人机1442架,将“肉眼估测判断”转化为“数据精准分析”,大幅提升电网巡检质效。同时运用北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故障精准定位,以数字化高科技手段保障重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今年夏天,重庆市最大用电负荷达3028万千瓦,是“十三五”初期的2.3倍,也较“十四五”初期提升约24%。面对度夏大战大考,我们全力保安全、保供应、保民生,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作用,实现了“高负荷下的从容度夏”。未来,重庆将全力争取西藏、贵州以及西北等多个省份的清洁电力入渝,进一步推进与周边电网互联互通,以更坚实的电力保障,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