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纵横山西 > 山西新闻

一镇一特色,创新不内卷!山西这“镇”势很“专业”

发布时间:2025-09-23 11:52:29

  从中医药全链深耕到农产品创新,从传统制造智能化到文创赋能……金秋九月,正在大同进行的第三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同样迎来收获季,30个省级重点专业镇携百余家市级专业镇集中亮相。

  没有同质化低价厮杀,唯有“一镇一特色”的精准突破。令人欣喜的是,山西专业镇正以独特逻辑,走出产业振兴与富民新路。

  老药材用“心”,康养惠四方

  “潞党参补脾益肺,养血生津。这款新品贴合快节奏,提升食用便捷性。”博览会的医药展区里,长治平顺上党中药材专业镇的宋建红,热心为客商介绍,“在专业镇指导下,我们从初加工升级到精深加工,市场从省内扩至国内十多个省市。”

  目前,平顺建成潞党参展示中心,吸引修正、振东等药企入驻,与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院所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所研发出的潞党参口服液日产量达到32万支。“未来结合文旅,让更多人爱上潞党参。”宋建红的期待,正是产业“破圈”方向。

  侯马的“药香”,藏着守正创新的密码。侯马中医药康养专业镇展台前,旺龙药业的猴头健胃灵胶囊颇受关注。“作为土生土长的侯马药企,我们依托中条山道地药材,联动合作社把控地黄、半夏品质,从源头守‘好药’根基。”山西旺龙药业的付小格拿起产品,“我们有256个国药准字号批文,这款胶囊是‘中国著名品牌’,常年服务千万家庭。”如今,旺龙与山西中医药大学共建平台升级药方,侯马专业镇更形成“制药+器械+贸易+种植”的产业集群,药香飘向全国。

  老味道出“新”,土特产真“香”

  转过医药区,农产品展台的“老味道”满是新花样。“右玉在雁门关畜牧核心区,好生态育好羊肉。”山西绿源康达的李甜甜说,右玉羊肉远销全国。右玉羊肉展台的溯源码,扫出生态与品质的底气。如今,右玉构建“饲草-养殖-有机肥”循环链,带动2.3万农户人均增收1.36万元,“右玉羊肉”品牌价值达9.67亿元,靠品质避开低价内卷。

  云州黄花展区的货架上,一朵黄花变出三十多种花样。“依托专业镇优势,用富硒火山黄花结合古法酿醋,我们已有30多种产品。”山西魏公坊醋业的胡中杰拿起黄花醋。大同三利集团的赵司产补充:“展会帮我们对接了很多经销商。”依托三大物流园,大同黄花48小时直达全国200多城,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0%,从“田间作物”变“热销品”。

  晋中昔阳压饼展台前,麦香引客驻足。“压饼是昔阳标志特产,最初8寸大,不便携带,我们改成小包装、多口味,成了健康零食。”山西德森圆食品的王晶说。2018年,压饼获国家级地理标志,如今产业园6家企业、12条生产线年产值超4000万元,带动300余家小作坊品牌化——不拼低价,靠创新让老味成增收引擎。

  老产品上“芯”,制造提底气

  从农产品到工业,山西专业镇“破卷”逻辑一致:不拼低价拼实力。

  运城盐湖水泵展区,天海泵业的CNP碳钢水泵成焦点。“这次带来37类产品,3类是新品,这款泵高度降1/3,适配更多场景。”企业代表李丹丹说,“博览会不只是展示,还能对接需求、感知市场,这是我们年年来的原因。”如今,盐湖水泵有200多个品类,主导产品占全国近1/3市场份额,摆脱“低端制造”标签。

  “应县陶瓷获地理标志,正往机械化、智能化、多元化发展。”山西应县天池包装的池晓敏拿起茶具,“从日用瓷到艺术瓷、礼品瓷都有。”目前,应县陶瓷培育24个省级品牌,8家企业获山西著名品牌,产品出口欧美30多国。“欢迎大家游应县木塔、品应县瓷器。”池晓敏的邀请,藏着从“日用瓷都”向“文创高地”转型的底气。

  全省一盘棋,抱团共发展

  这些专业镇能“破卷”,背后是全省一盘棋的布局。

  自2022年起,山西按“传统、特色、专业、优势”标准,建“省级示范-市级成长-县级培育”三级体系,累计建98个公共服务平台;品牌上走“区域+企业”双轮驱动,特色产品打地域名气,企业做精品质,再借展会抱团出海。截至目前,全省专业镇带动近180万人就业,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从侯马“药香”到应县“瓷韵”,从云州“黄花”到右玉“羊肉”,山西专业镇拒“同质内卷”,求“差异升级”。这种“一镇一特色”的逻辑,让传统产业焕生机,更让“山西制造”“山西特产”有了走向世界的底气——这便是山西专业镇的“破卷”智慧。

  采写:王翘楚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