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退休不褪色 看“90后”老党员的“夕阳”别样红

发布时间:2025-09-23 14:31:55

第1眼TV-华龙网(唐雨)9月下旬,暑气渐消,山城重庆被秋风轻拂,晚风裹挟着初秋的微凉。

上午8点,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大桥村调解室门口的那张茶桌边便围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有人拉过在一旁安静听着的邱坦银,说,“邱老书记,你来评评理,这事到底谁对谁错。” 

邱坦银今年90岁,是一名拥有70年党龄的老党员。曾任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大桥村党委书记的他,虽已退休三十载,可无论是调解纠纷、捐款修路,还是创办老年体育协会,他始终没离开“书记”这个角色。用他的话来说,“我是共产党员,这辈子都不能闲着。”

在他的引领和推动下,大桥村多次获评“重庆市银龄健康之家”“全民健身示范村”等称号,走出了一条老有所养、民有所乐的乡村善治之路,邱坦银也获得“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健康老人”等多项荣誉。

一杯清茶化纠纷、润和乡邻三十载

“他办事公道,我们都服他!”72岁的吴廷召一句话道出了大桥村村民的共同心声。退休后,邱坦银仍守在大桥村的老房子里。三十年如一日,每逢赶场天,他家门口总会风雨无阻地摆上一桌清茶。这方小小的“调解台”,早已成为村民心中的“金字招牌”,化解着大大小小的矛盾。

有一次,村民胡元林和朱泽辉因玉米地越界浇水发生争执。邱坦银赶到后,蹲在田埂,一边重新丈量土地,一边耐心说道:“从这头是你家,那头是他家,老地界都在心里,怎么能忘?”他不讲大道理,就凭那一双走遍田埂泥土的脚,为两人量回了公平,也量回了和气。最终,双方心服口服,握手言和。

邱坦银的调解记录本已经摞起厚厚一沓,纸张泛黄、字迹却依旧清晰工整。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三十载乡村生活的细碎片段:兄弟争牛棚、地界模糊不清、子女推脱赡养……每一行,是一场风波;每一页,是一次和解。邱坦银常说,调解有九个字的诀窍——“法为上、礼为先、和为贵”,这也成了他常挂嘴边的信条。三十年来,他累计帮助村民调解矛盾纠纷2000余次,以最朴实的方式,守护这方土地的和睦与安宁。

邱老书记的“一杯茶”,如今已飘香成一座“调解室”。从一个人一张桌,到如今14人组成的“夕阳调解室”,他用真情守护乡邻和睦,也让“枫桥经验”在这片土地生根发叶。

豆花香暖廿五载 善行铺就幸福路

“邱老书记,今儿又麻烦您啦!”清晨,村民林光德提着泡发好的黄豆迈进邱坦银的家门。电机嗡嗡响起,豆香渐渐弥漫开来——这熟悉的声音和香气,已成为大桥村二十五年不曾间断的温暖晨曲。

邱坦银仔细地将磨好的豆糊过滤、分离,直至豆浆纯净才交到村民手中。二十五年来,邱坦银用心践行助人为乐,他的磨浆机磨坏了7台,滤布磨破了200余张,木制摇架也更换了3副。虽然如今年事已高,可只要有人来,他都会高兴“接单”,从不说“累”。

这份藏在豆香里的善意,早已顺着纵横的田埂,铺成了大桥村越来越宽的幸福路。

那年村里修路,因筹资问题一度陷入僵局。当天,邱坦银翻出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退休金,默默为拿不出钱的村民垫付了修路的费用。

“路通了,好日子才能滚滚而来。”邱坦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此后,他又陆续为村里十余条通组公路捐款,累计金额已超万元。

这份善意,悄然浸润着村民的心田。一次,刚磨完豆子的刁明超直奔村委会:“我在邱老书记那儿免费磨了这么多年豆子,之前修路,他省吃俭用带头捐款,这回村里修路,我说什么也得跟上,捐钱出力我都行!”

在邱坦银多年善行的感召下,2024年,由148位村民捐资修建的李家洞泥结石公路终于通到了家门口。三十年来,在邱坦银的带领下,村民累计捐资修路逾50公里,共同铺就“幸福路”。 

创办体协聚活力 桑榆未晚霞满天

大桥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较多,为让老人不再孤独,2005年邱坦银决定办个老年协会。

提议刚出,就有人犯愁:“没地方、没钱,咋办?”邱坦银一拍大腿,声音斩钉截铁:“我家堂屋腾出来!钱不够,我们一起凑!”从那天起,他那间朴素的水泥地堂屋,便成了村里老年体育协会最初的集合地。

面对经费短缺的难题,邱坦银带领村民开展个体经营、寻求企业合作,摸索出多种创收途径:组织龙灯队下乡表演、承接红白喜事餐饮服务、利用闲置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甚至承包村道维护工程,他将所有收益全部投入“老体协”的发展。如今,协会不仅拥有了独立的办公场地,还建起了健身场、娱乐室、阅览室和康复理疗室。会员规模从最初4人壮大到819人,积累固定资产22万余元、流动资金12万余元。“这些资产,每一分钱都要用在老人身上,守护好他们的晚年生活。”邱坦银的话语中满是自豪与坚定。

多年来,协会紧紧依托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文艺汇演、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暖心活动。邱坦银还亲自创作快板、编写歌曲,带领老人们用鲜活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深受群众欢迎。协会成立二十年来,已累计开展政策宣讲、文体展演、志愿服务等活动300余场。大桥村也因此屡获殊荣,先后被评为“重庆市银龄健康之家”“全民健身示范村”等称号。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