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就业意向1021人 重庆合川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力求实现求职与企业“双赢”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姜念月)9月24日,重庆市合川区人力社保局在重庆移通学院(合川校区)北校区风雨操场举办“逐梦新重庆·圆梦新未来”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对接服务(合川区专场)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有关要求,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积极营造留渝来合良好社会氛围和人才发展环境。据了解,活动整合了政府政策资源、高校人才储备、企业岗位需求三方优势,着力打造“招聘+政策+指导”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
多方联动聚合力构建就业服务生态圈
本次活动以“逐梦新重庆·圆梦新未来”为主题,吸引204家用人单位携572个岗位3116人的需求入场招聘,用人单位涵盖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教育医疗、现代服务等重点产业领域,提供岗位包括研发工程师、运营管理、技术专员等多元化职位,在合高校2026届毕业生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会求职。
据合川区就业和人才中心主任王宏伟介绍,活动参会规模创历年新高,求职者中既有重庆移通学院2026届毕业生,也包含合川区及周边地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精准匹配+跨区域协作”模式,助力青年人才与产业需求高效对接。
三大功能专区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矩阵
活动现场设置招聘活动区、政策宣传区、咨询服务区三大功能板块,实现就业服务“全覆盖、零距离、个性化”。
在招聘活动区,204家企业分行业设展,提供从技术研发到综合管理的全链条岗位,入口处设置岗位信息展板与功能区导视图,求职者可快速定位目标企业。
重庆安瑞光电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蒋沙沙说,“我们是一家专注于汽车车灯制造的企业,这次带来了结构工程师、项目工程师等50多个岗位,年薪在6万-25万不等,还为应届生提供‘一对一导师带教+项目实战培训’的成长支持。今天活动现场人流量很大,仅上午就收到了80多份简历,其中有10多名重庆移通学院的学生专业匹配度很高,已经进入复试环节。”
在政策宣传区,整合重庆市及合川区就业创业补贴、人才安居、社保减免等政策,通过“纸质手册+电子汇编”双渠道发放,学生扫码即可获取政策清单及申报指南。
在咨询服务区,职业指导师团队提供“面对面”“一对一”人才测评、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咨询服务,同步联动医疗机构设立应急服务点,保障活动安全有序。
“今天我来到现场选择的岗位很多,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初步对接。最意外的是咨询服务区的职业指导师,不仅帮我优化了简历中的项目经历描述,还模拟了技术面试场景,毕业后留在重庆发展应该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重庆移通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大四学生杨粤说。
到招聘会结束时,共收到求职简历3857份,达成就业意向1021人,实现了求职者和企业双赢。
政企校协同发力筑牢就业创业服务保障网
为确保活动实效,合川区建立“政府主导、高校主责、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合川区人力社保局牵头征集辖区重点企业岗位需求,联合镇街定向邀请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并对接专业人力资源机构提供职业指导支持。
重庆移通学院负责活动现场布置、学生组织及岗位信息预审,通过“院系动员+就业指导课前置宣传”确保毕业生参会率。同时与秀山县人力社保局跨区县协同组织特色产业企业参会,促进区域人才流动。跨部门联动全程配备安保、医疗及餐饮服务,实现“招聘有温度、服务无死角”。
合川区一直以来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6所高校举办大型双选会,实施局长(主任)、企业负责人、职业指导专家、重点企业等“六进”高校活动,开展政策宣讲、人才招聘、就业创业指导进校园,搭建校企地合作交流平台,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推进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落实。
合川区人力社保局党委书记、局长廖劲表示,下一步将此类服务常态化,持续跟踪招聘签约情况,建立“企业—大学生”长效对接机制,推动就业服务从“精准对接”向“跟踪帮扶”延伸,持续优化就业生态,让更多青年感受到重庆、合川发展的机遇与温度,努力实现“留得住、发展好”的双赢局面,为新重庆建设输送更多青年人才力量。
本次专场对接会由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合川区人民政府指导,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合川区人力社保局、重庆移通学院联合主办,秀山县人力社保局跨区域协同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