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助力患者需求精准实现 重庆发布肿瘤患者社会支持清单

发布时间:2025-09-25 10:23:16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唐雨)肿瘤患者如何申请困难救助?如何寻求法律援助?如何缓解心理压力?9月24日,在2025年第三届肿瘤防治慈善文化节上,《重庆市肿瘤患者社会支持清单(2025版)》(以下简称《清单》)正式发布,5大类37项资源,全面的支持图谱,助力患者需求精准实现。 

为何要编写《清单》,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介绍,当前,肿瘤患者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疾病治疗范畴,广泛涉及经济负担、心理压力、康复照护、权益维护等社会心理层面,需要全方位、多维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支持体系。“这样能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地解决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面临的非医疗性需求。”

据悉,《清单》涵盖肿瘤患者从诊断、治疗到康复、长期生存的全病程关键需求。包含抗癌专项经济援助、心理社会支持与情绪疏导、治疗副作用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康复照护与长期支持、法律与权益保障等5大类共37项资源,每项都包含救助名称、救助病种、救助条件、申请方式等基本信息,精准对接肿瘤患者的经济、心理、康复等需求。

具体来说,“抗癌专项经济援助”汇集各类医保政策、慈善援助项目、交通住宿补贴等,旨在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确保治疗的可及性与连续性。“心理社会支持与情绪疏导”提供专业的个体心理咨询、家庭治疗、团体支持及哀伤辅导服务,帮助患者与家庭应对焦虑、抑郁等情绪,增强心理弹性。

“治疗副作用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关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疲劳、营养等问题,链接康复治疗、营养指导、症状管理等资源,着力改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康复、照护与长期支持”包含康复锻炼指导、延续性护理计划、照护者技能培训、安宁疗护服务等,支持患者回归社会或获得有尊严的晚期照护。

“法律与权益保障”提供有关医疗纠纷咨询、保险理赔、劳动权益保护、遗嘱公证等方面的信息与法律援助,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肿瘤患者因为信息壁垒,常常因为不了解支持资源而‘求助无门’。”吴永忠表示,《清单》将分散的社会支持服务进行系统性梳理与整合,形成清晰、全面的支持图谱,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个权威、便捷的“支持导航”,使其能够根据自身所处阶段和具体困难,快速定位可寻求的帮助,推动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份服务列表,而是给予患者全方面关爱与支持的一种表现,让我感受到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医院、家庭和社会一起与我并肩同行。”活动现场,68岁的乳腺癌患者罗阿姨浏览《清单》时说。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社工部主任程风敏表示,未来将持续更新和完善《清单》内容,确保其时效性与实用性,全面助力医疗服务温度与内涵的提升。

活动现场,除《清单》发布外,此次活动还设置五大互动区域,包括“医心护安康”健康科普互动区、“社科赋能抗癌”社科普及区、“光影绘爱”慈善漫画摄影区、“善意聚暖流”爱心综合服务区以及“慈善滋养·集章享美味”健康补给区。参与者通过完成答题、游戏、义诊等任务收集印章,兑换饮品小吃、音乐会门票及纪念品,在轻松氛围中学习防癌知识,感受社会支持的温暖。

此外,活动还提供中医诊疗、合理用药、体重管理等健康服务,特别设立心理支持工作坊、社会资源链接、医患沟通情景模拟等社科板块,帮助公众理解肿瘤防治中的心理与社会支持重要性。现场还举办了公益剪发、手工义卖、爱心捐赠、人像绘画等暖心服务。

本次慈善文化节由重庆市癌症中心、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主题为“肿瘤防治医心暖,家庭社会共守护”,旨在通过多元互动、科普宣教与慈善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医学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