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由40%→60% 重庆“十四五”以来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51.8亿元

发布时间:2025-09-26 12:27:51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唐雨)9月25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举行,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医疗保障发展成效。 

“十四五”期间,重庆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设采取了哪些具体有效举措,在满足群众需求,解决普通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给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有获得感、幸福感的好处和实惠?发布会上,市医保局局长邓莉就该问题进行相关解答。

邓莉介绍,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是推进共同富裕、促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制度安排。“十四五”期间,重庆基本建成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为主体,商业健康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协同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要求。 

“第一重”制度体系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保障制度,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全市医疗保障从居民到职工、从门诊到住院都实现了保障全覆盖;同时,完善门诊特殊疾病管理,门诊特殊疾病病种由24个扩大到53个,将151个疗程费用较高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纳入保障范围;同时,深化“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覆盖人群超403万人,政策范围内的支付比例达70%。

“第二重”制度保障是优化大病保险。大病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制度安排。“十四五”期间,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由40%提高至60%;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实施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门槛线降低50%、取消年度支付限额的倾斜政策;对连续参保和零报销人员,实施提高最高支付限额4000元激励措施。“十四五”以来,大病保险惠及群众超80万人、1780万人次,减轻医疗费用负担51.8亿元。

“第三重”制度保障是强化医疗救助。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分层分类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保,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十四五”以来,资助710万人次困难群众参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始终稳定在99%以上,各项医疗救助帮扶政策累计惠及困难群众就医达到2100万人次,减轻费用负担超过40亿元,坚决守牢不发生因病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邓莉表示,下一步,市医保局将进一步加快构建“1+3+N”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具体来说,“1”是构建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医保大数据为核心的医保基础设施及服务能力;“3”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梯次减负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N”是利用医保的平台、政策、服务、网络等优势,引导支持商业健康险、慈善捐助、医疗互助等其他保障力量发挥作用,促进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