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齐鲁时空

开屏见“好”|“你在,家就在!”52岁的她用方向盘托起一个“渐冻”的家

发布时间:2025-09-26 15:16:06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

一个寻常的清晨,52岁的王杰在照顾已全身瘫痪的丈夫崔文军起床后,再忙活家里的早饭。出车前,王杰把崔文军小心安顿在副驾驶座上,一天的网约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王杰是青岛平度市北桑杭村人,今年刚满52岁。此前一家五口住在平度市区,为了方便患渐冻症的丈夫出门和孩子求学,他们举家搬到了平度市西关社区的城中村。

车内前排座椅背后,是女儿设计的一张卡片,写着:“亲爱的乘客,副驾驶坐的是我家属,渐冻症患者(不传染)无法自理需要我照顾,谢谢您的理解。”这张卡片向乘客无声传递着歉意与感谢,更诉说着一家人“你在,家就在”的不离不弃。车轮滚动之间,载满了人间暖意。

家庭变故前,王杰在服装厂上班,崔文军送外卖,两人努力打拼,谋划着幸福的未来。2019年,家里买了辆新能源车,崔文军便开起网约车。可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崔文军左腿常常感到没有力气。王杰很担心,陪他到医院做检查。

刚开始,夫妻俩以为是关节或骨头的问题,一直在骨科求诊,但吃药、贴膏药都不见效,辗转多家医院后,崔文军最终被确诊为渐冻症。这犹如晴天霹雳,他一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你安心在家养病,我挣钱养你。”面对困难,王杰坚定地说。家里突然失去一个支柱,还要养育三个孩子,家里也没有多余的积蓄。王杰一天打两份工,白天照常上班,晚上七点半到次日凌晨两点在酒吧切果盘。这样日夜连轴转,每月挣七八千,勉强维持一家五口的开支。

崔文军的病情逐渐恶化,刚开始是一条腿不能活动,后来是两条腿,慢慢到四肢都失去活动的能力。王杰带着他四处求医,每月光药费就要四五千元。从青岛到石家庄、杭州,他们慢慢接受了现实:再好的治疗也只能延缓病情,目前并不能治愈。

面对憔悴的妻子,崔文军反而先调整好了状态,安慰她:“没什么好愁的,过一天就高高兴兴的,咱有三个好孩子,这辈子值了。”现如今,大女儿27岁,已成为烘焙连锁店店长;二女儿22岁,大专毕业正在找工作;小儿子16岁,在初中上学。

“老崔是个勤快人,以前都是他照顾家,我啥都不用操心。”王杰说,家务活基本是他全包,“每天开网约车出去,中午准点回来给孩子们做饭。”崔文军生病后,王杰开始学着做饭,两人经常是一人站在厨房里操作,一人坐在轮椅上指导。

每天,王杰把丈夫从床上挪到轮椅,喂饭、按摩、擦洗。起初背丈夫非常吃力,她就上网查资料,学习如何正确发力、配合手脚。崔文军吃饭很慢,她从不催促:“我以前脾气很急,现在性子被磨出来了。”

有一次,崔文军说:“天天待在家里,我很闷得慌,想出去透透气。”王杰便答应下来。之后只要有空,她就开车带丈夫出去兜风。后来,她和丈夫商量重新开始跑网约车,一来可以挣钱贴补医药费,二来也可以顺道看看风景,心情还好。

于是,从今年年初,王杰开始带着崔文军跑网约车,她经常开玩笑说,“我这个网约车司机真是高配,副驾还配个教练。”

最初,总有人上车就问:“我打的不是拼车吧?”她便一次次解释。后来女儿做了提示牌,挂在车座背后。乘客们的理解和支持让王杰收获了意外的温暖。

“自从挂了牌子,主动跟我们聊天的人反而多了。”崔文军说。常有乘客好奇什么是渐冻症,他会幽默地回答:“字面意思——渐渐冻住,就像慢慢变成冰箱里的冻鱼。”许多乘客被他们的乐观感染,也被夫妻俩的经历打动,纷纷竖起大拇指。

夫妻俩每天六点多出门跑车,中午十一点左右回家吃饭休息,因为崔文军无法久坐,下午三点再出车,一般到晚上七八点收工。

看到妻子这些年为自己劳累,腰椎间盘突出、血糖也高了,崔文军内心满是愧疚:“都是我拖累了你。”王杰却总是摇头:“你在,家就在。孩子们有爸爸有妈妈,我们就是一个完整的家。”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记者 李伟志 高芳 大众新闻编辑 于春晖 张誉耀 设计 魏亦汝 统筹 张誉耀 王春艳)

来源:大众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